“彩!”
“太精彩了!”
来自于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第一次为在这个时代,权倾朝野的镇国公林昊,由衷的鼓掌又喝彩。
他实在是万万没想到,被他视为王朝最后的希望的‘三位先生’,竟然是在他死后批判他的真凶。
而他日防夜防的‘国贼’,竟然是为他守护身后之名的帮手!
突然的两极反转,让他想骂未来的自己瞎了眼,又让他想夸未来的自己,有着一双识人慧眼。
只不过,那让他想骂未来的自己瞎了眼的对象,从‘林昊’变成了‘三位先生’。
而那让他想夸未来的自己长了眼的对象,却是从‘三位先生’变成了‘林昊’。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林昊又继续说道:“所以,任何政治都要讲究一个‘时效性’。”
“这天底下,没有一直好下去的政策,也没有一直坏下去的政策。”
“我不是因为受了太祖高皇帝的恩惠,又要说他的好话,只是用他的事迹,子再给三位先生举例说明。”
林昊话音一落,原本高谈阔论的方孝孺,变成了坐下听讲的学生。
而原本坐下当学生的林昊,却是站起身来,成为了资深的讲师。
而他朱元璋,也变成了坐在那里,满面春风的看着林昊的‘好学生’!
林昊朗声说道:“我华夏大地历经蛮元百年摧残,早已是学问几乎断绝,法统几乎不讲,伦理几乎沦丧的地步。”
“你们这些后生晚辈出仕的时候,日子都已经好起来了。”
“我洪武三年中举出仕,上任大同,途经江淮地区。”
“长江以南,淮河以北地区,因为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
“同时也因为江河湖泊众多,有着洪泽湖、巢湖等湖泊,又是重要的渔业产地。”
“你们看到的江淮鱼米之乡,都是经过我们努力的成果。”
“可是我在洪武三年,途经江淮之时,看到的却是牧草茂盛,房屋荒废。”
“老百姓的炕头没住人,只有长过去的草,以及晚上到处可见的鬼火!”
在说到‘鬼火’二字之时,林昊不仅加强了语气,还稍有沉重。
紧接着,他又继续说道:“元朝贵族,废弃农渔,圈了地做马场,杀了人丢进地里,只有这样才能让马场里的草,长得更加的好。”
“六月夏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