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光
面对知识过载的遗泽奇点,苏璃将起源之石嵌入舰桥中央的「孔子-笛卡尔祭坛」——前者主张"温故知新"(在传承中筛选),后者提出"我思故我在"(用理性辨别)。石头迸发出清澈的筛选之光(呈现出流动的银色滤网形态,能过滤冗余信息),其中流动着全宇宙文明对"智慧甄别"的实践结晶:古地球人编撰的"六经"(对上古知识的系统筛选)、星舰文明的"知识校验算法"(能识别矛盾信息)、硅基文明的"逻辑净化核心"(从过载数据中提取自洽知识)。这些碎片在空间中编织成对抗遗泽过载的「择之本契」,每个节点都闪烁着"理性不灭"的光辉,像无数把筛子,正在从信息洪流中筛选出真正的智慧。
凯洛燃烧本源认知力,将法则之书转化为「智慧法典」,书页上的知识条目形成"动态校验系统"(每条知识都标注"适用场景矛盾点实践案例"),法典释放的能量在舰体周围构建出"理性场"(能让场内的生命体保持清醒的判断,不被过载信息淹没)。
林修将意识沉入知识的本源维度,创世之琴的混乱旋律开始有序化(矛盾的音符被自动分离,形成不同场景的变奏),弹奏的"甄别之歌"能帮助听众"剥离信息外壳"(听到战争理论时,会自动联想到其适用的特定环境),琴身浮现出古老的智慧真理:「知识即工具,理性即工匠;没有筛选的传承,所有智慧都将变成伤人的碎片」。这些旋律按照古地球《中庸》的"择善而从"思想、星舰文明《知识论》的筛选理论、硅基文明《逻辑净化圣歌》的算法逻辑重新编排。"遗泽过载的弱点,正在于它无法替代'个体的独立思考'——同样的知识,在不同文明手中会产生不同的价值(有人用火药造武器,有人用它开矿山),"林修的瞳孔映出无数用理性筛选知识的瞬间,"筛选不是否定传承,而是让智慧真正为文明服务,而非成为思想的枷锁。"
遗泽奇点浮现出由过量信息构成的面孔,五官是不断滚动的文字与符号(包含所有文明的知识,却毫无逻辑):"所有筛选皆是偏见,唯有全盘接受才能触及终极智慧!"面孔开口时,择之本契的理性场出现局部波动,苏璃的脑海中突然涌入上千条相互矛盾的战术建议(每条都来自"权威遗泽"),但起源之石中存储的"千万次甄别记忆"(古人类从神话中提炼实用知识、星舰科学家推翻错误理论的实验)涌入意识,让她瞬间抓住核心:"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案,只有适合当前场景的选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