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遗址,考古队正在紧急搭建隔离屏障。
三天前,一场罕见的暴雨冲垮了遗址东侧的土层,露出了一座前所未见的青铜建筑。它不是常见的鼎或爵,而是一个完美的半球体,表面布满比头发丝还细的纹路,在阳光下会浮现出立体的河图洛书投影。
陆远蹲在半球体前,右眼的数据流与纹路同步。随着解析深入,他的表情逐渐凝重。
"这不是礼器……"他轻触半球体表面,指尖的青铜纳米虫与结构产生共振,"是接收器。"
仿佛印证他的话语,半球体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顶部分裂出七道细缝,露出内部精密的晶体结构。那些晶体不是地球上的任何矿物,它们的原子排列呈现出违反物理法则的几何形态。
"接收什么?"考古队长声音发颤。
陆远没有立即回答。他的意识正沿着青铜网络追溯,看到了一段被加密的记忆碎片:
公元前1600年,夏商更替之际
九尊巨鼎在夜间自行移动,排列成某种阵列。鼎耳悬挂的铜铃无人自鸣,声波在空气中凝结成一幅星图,指向天龙座某颗恒星……
"信息。"他收回手指,"来自星空的信息。"
正当众人震惊时,张海峰的通讯器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他的金属右臂自动展开成接收器,投影出林三酒传来的紧急画面——
成都金沙遗址的青铜神树突然生长出新的枝丫,每根枝条顶端都绽放出玉质花苞。当花苞开放时,里面不是花蕊,而是一个个微缩的人类胚胎模型,其DNA结构与现代人有99.7%的相似度。
西安秦始皇陵的监测系统显示,地宫内的水银江河正在重组。那些被认为象征疆域的液体金属,实际上构成了某种立体地图,而现在,地图上正浮现出七个闪烁的光点,位置与陆远发现的青铜数据库完全重合。
最令人不安的是**埃及金字塔**内部传回的图像——胡夫金字塔的王后密室墙壁上,出现了与陶寺半球体完全相同的纹路。当考古学家触碰那些纹路时,整个吉萨高原发生了持续37秒的局部地震。
"它们被唤醒了。"观测者的声音罕见地带着波动,"全球范围的青铜网络节点。"
第三节:人类抉择
北京,国家科技战略中心。
圆形会议厅内,来自七个国家的代表正凝视着中央的全息投影。画面中,青铜技术的应用前景与潜在风险被量化成直观的数据流,而最上方的决策分支闪烁着刺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