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上下来几个人,一水的陌生面孔,肩上扛着奇奇怪怪的机器,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的家伙什。
为首的是个戴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瞧着斯斯文文的,姓张,叫张谦,是陈浩特地从省城请来的纪录片导演。
张谦见了林楚钦,伸出手,握得挺用力:“林医生,总算见着真人了!陈总的事,我都听说了,您那手医术,真是绝了!”
林楚钦跟他客气了几句,把人请进屋。
屋里光线有点暗,张谦也不绕弯子:“林医生,陈总的意思,是想拍一部真正能把中医的魂、把百草堂的精神头给拍出来的片子。关于片名,我琢磨了一个。”
他推了推眼镜,那镜片后的神情专注得很。
“陈总原先说,叫《乡村神医传奇》,抓眼球是抓眼球,可我总觉着,格局小了点。我看了百草堂的资料,也听说了您对道地药材那股子执拗劲儿,还有这个‘大青山道地药材种植联盟’的章程。我在想,这部片子,不如就叫《大青山百草纪》。”
“《大青山百草纪》……”林楚钦念叨了一句,这几个字,咂摸着是有点味道。
“对。”张谦比划着,“‘纪’,就是记录。咱们不光记您的医术,更要记这片山,这片土,这儿的人跟这些花花草草的情分。咱们要拍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怎么在眼下这新地方发新芽,是这桃花村,怎么一天比一天活泛起来。百草堂,就是这画上头,最亮的那一笔!”
林楚钦听着,也觉着这思路对头。
“张导这个名字起得好,有嚼头,我没意见。”
拍摄就这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镜头底下,是林楚钦蹲在药田里,指着一株草药,跟围着他的村民们细细地掰扯,怎么看叶子,怎么闻味儿,阳光落在他微微低着的脑袋上;是李秋菊系着围裙,在临时搭起来的灶棚里,往一口大铁锅里添柴,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药香混着饭香,飘出老远;是高老三骑着他那辆半旧的二八大杠,后座上驮着个大帆布包,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颠簸,挨家挨户地去送药苗,去讲章程,汗珠子顺着额角往下淌;是李亮玉对着个小手机屏幕,唾沫横飞地喊着“家人们,看咱这桃花村的纯天然无污染药材”,那嗓门,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张谦的镜头,就像一把细密的梳子,把桃花村这些日子的人和事,一点点梳理出来。
这天,摄制组要在百草堂院子里拍一组林楚钦施针,李秋菊在一旁配合药膳调理的镜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