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托德穆斯)、3000豪玛瓦尔格重步兵(嬴无敌)、3000重骑兵(嬴无敌)、8000长弓手、200辆战车(200人)、200头战象(1800人,每头战象配9个人,一个人负责指挥,两个人在前后操纵大象,两名弓箭手,四名刀盾手分别负责保护大象的四条腿)。亚历山大的中央军占了一半多,其他都是各族精锐,剩下的远道而来的五万多步兵则先行修整。
此外,亚历山大准备了无数的干面包、熏肉、谷物、面粉,赶了一大群牛羊,带着2000头骆驼、6000头驮马,携带了无数箭矢和商品,最有创意的是使用了移动炉灶,也就是一匹马拉着一个炉子和若干厨具,可以随时随地做饭,就算是做新鲜的面饼也非常方便,更有部分马车上载有长方形的无盖铁盒子,里面盛满了泥土,上面密集地种上了很多蔬菜,不过蔬菜不多,士兵也只能难得吃到一次补充一下维生素。
另外还有为航海而独创就是豆芽菜,由于豆芽菜的做法非常方便,只需无土栽培,从培育到成熟只需三四天,一个铁箱子里可以放好多层培养基,绝对是高产、廉价,而且随机性强。最后,他还带着大量的诗人、哲学家及各类学者,沿途记述和绘画地理概况和人文风俗情况,亚历山大希望的是永久性的征服而不是走马观花似的打击削弱。
为了永久性有效的占领,亚历山大这一次带的主要都是对远征充满渴望且愿意居住在远离家乡的中亚各地的士兵,结过婚的士兵,他们的家属会在征服塞地后紧跟过来,没有结婚的士兵则已经做好了随时迎取异族姑娘的准备,这也是亚历山大时常鼓吹混血的子女漂亮并且聪明起到了比较积极的效果。
亚历山大会每征服一个地方就会留一部分士兵居住在当地以维系帝国的统治,再从当地抽调更多的军队加入远征队伍,从而维持军队的数量,然后在远征的过程中不断训练和同化那些新加入的队伍。
这次远征亚历山大还重点修建了原本还未畅通的驿站,并特别建立了一支极其重要的队伍,就是信鸽,这在以后的时间中将对亚历山大巩固帝国的统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帝国疆域太广以后,一旦西边某处爆发了叛乱,4000多公里的路按照古代的极限速度八百里加急需要10天,但事实上10天恐怕是不够的,除非一路换人换马,并建足够的驿站,不过按照亚历山大帝国的地形,恐怕没个半个月到20天根本不可能把消息从最西边送到最东边,不过如果用信鸽的话就可以缩短一半的路程,而且可以缩减一大笔经费。这在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