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匈奴人和他们的东西方邻居们,从一开始,就进行着不间断的战争。但是,对匈奴人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与南方的秦汉帝国进行的长达数百年的征讨与杀伐。
秦始皇统一300毫米降雨线以东以南的中国之后,就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出征匈奴。结果,匈奴被迫北撤,退入了戈壁沙漠。而蒙古高原的南部地区并入了秦朝的版图。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以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的入侵。汉朝建立后,虽然一开始比较虚弱,但是汉武帝以后,对匈作战处于优势地位。匈奴人正是无法南下征服汉人,最终在被窦宪窦固击败后,才被迫向西迁移,不断消灭和吞并沿途的国家,最后到达欧洲,并驱逐了东西哥特人、汪达尔人、苏维汇人等部族,占领了他们的领地,进而进攻罗马帝国,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崩溃。
因此,西方有不少人认为中国修筑长城,是罗马帝国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这也不能说牵强,确实是有着很深的前后关系的,毕竟有了长城之后,中原王朝对匈奴有了一定的抵抗力量,从而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为日后击败匈奴奠定了基础。秦始皇死了之后,秦帝国也差不多灭亡了,公元前202年,刘邦做了皇帝。刘邦完成了统一的大业,汉朝开始了,由此匈奴也与汉朝进入了全面的战争。但是,汉朝存在差不多400多年,其兴起与衰落,差不多正好与匈奴帝国相同。这并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两个东方的帝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彼此都耗尽了自己的精力。
根据《汉书》中的记载,在大约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的时候,匈奴部落的大本营,所在地不在蒙古,而是在内蒙古一带。当时匈奴的单于叫头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北伐,头曼败于秦,无奈之下迁移到漠北蒙古(就是现在的蒙古),蒙恬收复了内蒙古一带。秦灭亡之后,趁着中国内乱,头曼南下,又收复了内蒙古,并将行营建在河套一带,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附近。此时的匈奴,在头曼的带领下,已经逐渐团结起来,但是,还没有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在当时匈奴的周围,南方有汉帝国,东边有东胡,西边有月氏和乌孙。这些国家时常威胁着匈奴帝国,但头曼的儿子冒顿,在夺取父亲大业之后,开始东征西讨,最终在他的努力之下,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就由此出现在世界的东方,并在此后的几百年里,对世界的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