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资源。
这里的原住民主要是阿留申人(Aleutian),自称“尤南干”,群体约有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半岛。他们属蒙古人种,语言分乌纳拉斯卡、阿图、阿特卡3种方言,属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信奉万物有灵。他们的体质特征、语言文化与因纽特人基本相似。
阿留申人主要主要过着渔猎生活,他们在海边采集海贝、野菜、鲍鱼,抓捕鲈鱼、章鱼等海产。为了防身和守猎,他们用海象牙打磨之后当镖枪尖或者箭头。他们掌握着高超的狩猎技巧,尤其体现在狩猎海獭方面。
海獭是世界上最小的海洋哺乳动物,同时也是聪明绝顶的哺乳动物,它们在阿拉斯加、堪察加、千岛群岛沿海1海里范围内生活,仅在休息和生育时到陆上岩礁处活动,较多的时间还是在海水中生活。它们拥有一身光滑顺亮的毛发,后来被人称为“软黄金”,一些富裕的陆上居民愿意花大价钱购买,这就产生了利润丰厚的市场,有需求就有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杀戮。相对于2000年后的阿留申人而言,现在的他们还没有演变成为18世纪以后的海獭杀手,他们有他们的传统,比后人更懂得可持续发展,但他们的高超手段如同在冰原上捕猎海豹的因纽特人一样神乎其神。
阿留申人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海獭是一种活跃、好动、喜欢群居的动物,常常会组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的群体一起在海岸线附近嬉闹、觅食,这对于猎人来说是狩猎的好时机,但海獭的嗅觉极为灵敏,能迎风嗅到8千米外的野兽和人类身上的气味,然后在危险来临之前就跑掉。
因此,为了避免海獭群跑掉,猎手们会仔细探查海岸线,寻找在岸边休息的海獭群落,然后从下风口接近海獭群,当靠的很近很近时,再突然跳起来,在海獭尚未反应过来之时,用简陋的武器,如棍棒、长矛(枪头为骨制或贝壳制)等杀死它们。
除了在岸上捕杀海獭外,阿留申群岛上的土着猎手们还发现,在海上也能较为轻松地猎杀海獭。这是因为海獭除了喜欢在岸上活动外,它们也很喜欢在海岸线附近的海藻区生活,甚至在大多数时间里,海獭都是睡在海藻上过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海獭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大概仅次于海豚和黑猩猩,与鸟类中的乌鸦相当,大概有人类3-7岁的智商,3岁是基于基础认知能力评估,7岁的结论则是侧重工具使用等复杂行为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海獭使用工具(如用石头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