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幸。如今局势危急,朕正愁无计,朝中大臣们意见不一,有人主张立即出兵,解民倒悬;杨阁老等人则主张持重,等待时机。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卢象升挺直身躯,神情肃穆,说道:“陛下,微臣一路赶来,见清军肆虐,百姓苦不堪言,痛心疾首。当下清军四处为患,看似强大,实则分散。虽然前日京营失利,但我军不可因此气馁。清军四处劫掠,其心骄狂,防备必然有所松懈。我军若能精心谋划,出其不意,集中兵力打击其一部,必能打乱其部署,振奋我军士气。微臣所率天雄军,皆为忠勇之士,历经战阵,愿为陛下效死力。加之高起潜公公手中有关宁铁骑两万,山西总兵王朴亦率五千兵马赶来勤王。若能统筹调配,协同作战,趁清军分散劫掠之时,寻其薄弱之处,聚而歼之,必能扭转战局。此乃天赐良机,机不可失啊,陛下!此时若退缩不前,只会让清军愈发猖獗,百姓受苦更深,我军心也尽丧已。唯有主动出击,方能彰显天威,保我百姓,振我军威!”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希望,大声道:“建斗,朕信你!朕即刻封你为督师辅臣,总督天下援兵军务,统帅各路勤王军队,赐你尚方宝剑,拥有临机专断之权,一切便宜行事,无需事事奏报。务要寻机歼灭入寇满清一部,以振军心。望你早日凯旋,朕必重重有赏!”
待卢象升退下后,杨嗣昌却又再次求见,他一脸凝重,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奏道:“陛下,卢督臣的忠心与勇气,满朝皆知。然而,如今我朝可战之兵,不过是宣大的一万余人、关宁铁骑两万,加上山西总兵王朴的五千余人,拢共也就三万五千之数。这已然是我朝目前仅有的精锐。”
他微微一顿,眉头紧皱,继续说道:“然清军势猛,且作战凶悍,若我军贸然在野外与其冒然浪战,一旦失利,这最后的精锐折损,恐怕再难有力量抵御清军。届时,京师危矣,大明江山亦危如累卵。还望陛下深思熟虑,数万精锐不可轻掷险地,以免追悔莫及。”
崇祯皇帝听后,原本坚定的神情又变得犹豫起来。他在殿中来回踱步,双手背后,时而抬头望向殿外,时而低头沉思,心中纠结万分。
当晚,杨嗣昌书房中,杨嗣昌与监军太监高起潜秘密会面。杨嗣昌一脸阴沉地对高起潜说道:“高公公,如今卢象升力主出战,皇上似有意动,这恐怕会坏了朝廷大事。城外数万精锐乃国之根本,若有闪失国朝危矣!你手握两万关宁铁骑,切不可让他胡来。”
高起潜会意地点点头,说道:“杨阁老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