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老钱,等过了江,你赶紧分别给陛下和孙传庭各写一封奏报,内容就这么这么写……”
不到十天,紫禁城内,崇祯皇帝就在御书房收到了奏报。两份奏报一同被放置在他的案前,一份是报告副总兵魏弘毅八千大军惨败的奏报,另一份则是钱守庸和李明发出的奏报。
崇祯皇帝先是拿起那份大军惨败的奏报,刚看没几行,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怒不可遏地骂道:“这帮废物!魏弘毅这个副总兵简直蠢笨如猪,如此轻易就中了埋伏,致大军全军覆没!李明也是个滑头,关键时刻竟然坠马受伤,定是故意推脱!还有这钱守庸,竟派了魏弘毅这么个无能之辈领军,连手下的军队都管不好!”
待崇祯皇帝发完火,一旁的王承恩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后头还有一封奏报,说是钱守庸和李明二人自知罪责重大,决心将功补过,亲自率领兵马过江,前去对付王铁牛。”
崇祯皇帝冷哼一声,这才拿起另一份奏报阅读起来。只见奏报中夸大其词地称李明不顾腿伤,坚持率领麾下五千正兵营的精兵出征,钱守庸更是亲自挂帅督军,还额外征调了各卫所五千多兵士,总计出动上万人马。奏报里还详述了钱守庸如何排除万难筹措粮饷,李明如何点灯熬夜制定行军计划,将他们二人出征的决心描绘得淋漓尽致。
崇祯皇帝读完,眉头微微皱起,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对之前的惨败仍余怒未消;另一方面,又觉得钱守庸和李明此举或许还有挽回局面的可能。沉默片刻后,他缓缓说道:“但愿他们此次能真的将功赎罪,剿灭流寇,否则……”话未说完,但那冰冷的语气中蕴含的威胁之意却不言而喻。
王承恩赶忙点头称是:“陛下圣明,钱、李二人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期望。”
此后,钱守庸和李明的捷报便接连不断地传来,每天至少一封,把前线“战况”描述得那叫一个精彩。崇祯皇帝每日一收到钱守庸的奏报都第一时间展开阅读,只见那些捷报中描述的战斗情节简直跟写小说一般:钱守庸和李明二人率领上万大军渡江后,星夜兼程一路北进。王铁牛所部流寇凭借骑兵的机动优势,沿途不断袭扰,却都被李明所部成功击退。王铁牛不甘失败,又组织集结了附近大小流寇3万多人进行决战,结果却被李明打得大败。此后,不甘失败的王铁牛又先后几次设伏,均被李明提前察觉,一一击溃。最后,穷途末路的王铁牛被李明包围在光山县城内,突围失败后不得已自缚出城请降,其所部骑兵八千余人、步兵一万余人皆随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