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又起了心思,到底满朝文武是以皇庄为主,还是以皇宫为主?百官在小觑新帝。”
\n
朝堂上经过多年肃清,如今变得已经很好了,但很多人心里还是算计,其实这无所谓,君子论迹不论心,只要事情做得好,心里怎么想无妨。
\n
可是一个朝堂不能有两个中心,百官们心里害怕,害怕得罪了君上,也害怕得罪了新帝,害怕之下,很有可能做错事。
\n
虞九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她还是有点儿生气,她为帝二十三年兢兢业业,功绩无数,就算她让人把奏折送到皇庄看又能怎么样。
\n
她心里也知道,那不仅是看个奏折那么简单,她君上,她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百官在猜测之下,确实有可能摇摆不定。
\n
这些官员如此行事,恰恰是因为新帝继位,试探新帝的态度,皇权跟官权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官员们被她跟迟晚压制了这么久,现下晨晨继位,他们想着,是不是能提升官员的权力。
\n
所以虞九舟一贯谨慎,想想知道朝堂的情况,都是让人口述的,且比较隐秘,不让外人知道,但是晨晨肯定是知道的
\n
她不是贪权,她只是担心自己一手创下的太平盛世,出现问题,也不是不肯放手,就是担心,就是空荡荡的,所以才隐秘了解的。
\n
当时她们只是在生气,竟然有官员在晨晨继位的情况下,居然还写折子告状,告到了她们这里来,简直是不知所谓。
\n
只是官员递过来的奏折她看了,不管她是怎么处理的,只要她看了,百官就接收到了一个信号,君上还没有放下朝堂。
\n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就会放大成这样,虞九舟心中涌上了些许的怒气,也是太久没在朝堂了,精神放松了许多,一时没想到,看个奏折能带出如此风向,哪怕她当时就斥责了那个官员。
\n
迟晚用额头在虞九舟的额头上蹭了蹭,事实上,她也没有想到,奏折都递过来了,看一眼怎么了,问题是,那些官员故意借机行事,甚至还想挑拨晨晨跟她们的关系。
\n
“我知道娘子你的想法,你想着,虽然晨晨做储君的时候表现得很好,要是做上皇帝了就变了怎么办,你还能看着些,我觉得,有我们盯着,她可能会更放不开手脚,我们就试试,什么都不管,自己玩自己的,让她自己处理,就算不行,不是还有我们的嘛,到时候我们再去帮她收尾。”
\n
“而晨晨做得很好,我们也就放下心了,本来什么事都没有,偏偏有官员因政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