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你们年纪虽还小,但到底不是当初的蓬头稚子,不能什么都听老师说,你们老师是臣不是君,他给你们讲的那些大道理也是一群臣子写的。他们都不是君,那写出来的东西还能为君之纲目么?别信他们口中民贵君轻的空话,读书人口里的‘民’从来都不是百姓黔首,他们口中的民指的是他们自己。如此的‘民贵君轻’究竟是何道理,你们就知道了吧?”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只会放屁,而不干实事。不说之前的靖康之变,只说当初的宋夏之战,我记得你们老师已经简略的讲述过那段历史,范仲淹、韩琦,还有司马光,哈哈,全都大名鼎鼎的正人君子,可结果呢?”
这芸芸众生比那些做官的更是重要。
“如何仁爱百姓,那就是你们的为君之道了。唐时的魏征有说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年纪小小的俩个娃,现在还是两颗小幼苗,今后的时间里有的是他们成长的机会。那种比较厚黑的东西,他们日后会慢慢接触到的。
“我唯一能告诫你们的就是这几年里执政的体会。第一不要把读书人想的太好了,第二不要相信谁有绝对的忠诚。这里说的就是你们的那些小伙伴。”
“既然已经是孤家寡人了,就别去想什么真情实意。”
“第四是与民争利和奇淫技巧。今后谁要劝你说勿要与民争利,把器械之利视为奇淫技巧,这人要么是居心不良,要么就是十足的白痴蠢货,但不管是甚人,皆不可用。”
赵构没有告诫俩娃子要体恤民力,有了秦大大和杨二的例子在前头,汉人皇帝怕是没谁会重蹈覆辙。他今日里最重要的就是给俩娃子心中种上一颗“怀疑”的种子。
尤其是他们俩注定要年纪小小就登基上位的时候。
赵琯、赵瑗年纪实在太小,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主见。老师对他们的影响都非常大,赵构这个被二小视为神圣的亲爹的话,那影响就更大了。
“为父不同于历代先皇,武功过盛了些。扫平四邻不说,还出兵远伐河中,固然国力还未见枯竭,可终究是有些黩武好战。你们不要学我,穷兵黩武……,终究不是美事。”
“等你们的孩子长成人的时候,再对外开拓疆土,也不迟。”
“陛下,太皇时候大军数度北伐,河北由此贫困,民力枯竭,朝廷尤不自知,以至暴动频发。及至金虏南下,非但河北受苦,中原、京东、河东各路亦流民遍地,人皆饥荒,至树皮草根为食。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民穷财匮如此,而朝廷犹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