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的气候地理极适合水稻的生长,加之汉人带去的先进种植技术,很快就使得一片蛮荒的吕宋变作了新的粮仓。虽然其体量尚且小,因为人口基数摆在那儿呢。
更别说甘蔗、蕉麻等经济作物今年也开始有产出。吕宋的蔗糖已经畅销南洋,甚至远销到了天竺等地。蕉麻则主要供给水师各部,其纤维细长、坚韧、质轻,在海水中浸泡不易腐烂的特征,是做渔网和船用缆绳的优质原料,也可编织席子和地毯,甚至还是一种优质的麻织原材料。
毕竟中原的奴隶市场虽然广泛,却常常是僧多粥少,奴隶价格昂贵不提,数量太少。
可现在,对于吕宋的国人来说,他们的好日子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正因如此,作为商人的赵茂才会使人四处收录消息,试图弄清楚朝廷的意思。
不过是短短几年的时间,他家的产业就扩大了数十倍之多。从早期的商铺,到后来的远洋奴隶贸易,然后再是货栈和种植园,相比之当年在应天的中人之家,现下赵茂家可谓天翻地覆也。
固然在外还有不少外债未还,但谁敢说他一个“穷”字?
在使人于市井打探消息的同时,他还几经辗转寻到了昔日的堂弟赵荣。作为大宋的远支宗子,赵荣选择了跟赵茂全然不同的道路。现在他在杭州府为官,虽然只是一个八品的录事参军,可官就是官,消息来源与赵茂有着大不同。
面对堂弟带来的消息,赵茂的心里咯噔一响。
无论是安置宗室,还是巩固赵氏的江山社稷,此策都是极佳。
剃除贫民穷鬼,稳定内部,只是其一,将天下百姓逼的团团转,逼的人人勤奋,才更为重要。
朝廷现在并不提倡博戏,城市里的du档,那都是要纳重税的。
这些农人有吃的有喝的之后,才看不到朝廷法度呢。
等肚子填饱了后,一切就都变了。
可现在这个“迁移法”新鲜出炉之后呢?那就跟浴缸里撂进去了一条鲶鱼一样。乡间村落里,再难看到大批的闲汉在悠哉乐哉的闲谈耍玩。
无数百姓要为自己的命运努力,更要为子孙的命运拼搏。
无论是中原还是岭南,大宋城市乡间都多了那种数十人,甚至是上百人的大家庭,很多人家都是祖孙三代同堂,别看有的人儿子一出去就是年不归家,但一查户籍,那还是一家人。
一句话,现如今的大宋,平民百姓家的儿女已经从三两个向着四五个档次迈进了,以后本还会更多。
所以一些大户分崩离析,因为有人不愿意把自己置身险地。甚至这都能是一面举起来对抗‘父母孝道’的大旗。
一个大家变多个小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