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密封的玻璃皿。
里面盛放着几片深褐色的、蜷缩的茶叶残渣。
它们是从死者胃里提取出来的样本。
旁边放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鉴定报告。
报告结论很短,却字字惊心。
“检材:茶叶残渣。”
“鉴定品种:武夷山母树大红袍。”
“初步推断年份:1942年。”
1942年。
母树大红袍。
沈青临取下眼镜,用指尖轻轻按压着眉心。
实验室的空调送来恒定的冷风,但他感觉不到丝毫凉意。
只有一种缓慢升腾的、难以言喻的凝重感。
1942年的母树大红袍,早已是传说中的存在,价值连城,市面上几乎不可能见到真品。
更不可能出现在一个无名女尸的胃里。
除非……
他的视线重新落回那些骨瓷碎片上。
茶壶的制造年份,1943年。
茶叶的年份,1942年。
时间如此接近。
这绝非巧合。
死者胃里的茶叶,极有可能,就是用这套骨瓷茶具冲泡的。
或者说,曾经用这套茶具冲泡过。
那个拍卖会上的茶壶,不仅仅是一件会自己碎裂的古董。
它还关联着一条人命。
甚至可能,不止一条。
沈青临重新戴上眼镜,眼神变得更加锐利。
他走到另一台仪器前,调出拍卖行茶壶碎片的详细扫描数据。
高倍显微镜下,瓷器断裂的截面被放大到极致。
他仔细观察着那些细微的纹路,寻找着任何可能的异常。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实验室里只有仪器运转的低微蜂鸣声。
沈青临的眉头微微蹙起。
他发现了一些极其微小的孔隙,存在于骨瓷的胎体内部,远比正常烧制产生的气泡要不规则。
这些孔隙似乎形成了一种……脉络?
他的手指在触摸屏上滑动,调整着扫描的参数。
图像变得更加清晰。
那些孔隙,确实像某种极细微的管道,蜿蜒在瓷胎之中。
难道这就是……
他想起了关于那套茶具的传说。
会渗出暗红色液体的骨瓷。
难道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