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四合院后的生活,杨山只当是给自己放个长假,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然后才磨磨蹭蹭的去四机部。
他只会在那里待上一小会儿,其他时间如果有什么事情,那电话通知他好了。
一到中午,他就和警卫员一起到处找饭店。回来十多天,在吃食上就没重样过。
反而是丁芸非常忙,她带着那台车到处跑,从早到晚几乎都在外边。
到了下午,杨山就给警卫员放假,他自己则爬上修葺一新的厨房屋顶,支开个遮阳伞,然后窝在躺椅中看报纸杂志。旁边再放上一杯茶,惬意的不得了。
别说,这个时代可真是开放,啥都敢写,尤其是回忆风潮期的一些隐晦事,一篇接着一篇,杨山感觉还挺有意思。
慢慢的,这类文章还成了一个流派——伤痕文学派。
过了十来天,部长大人看他实在是闲,就安排了具体的工作,让他参与四机部刚刚开始推行的行业标准的制定。
这TMD就是杨山十几年前刚进四机部时干的事情,只是干了半年多就被叫停了。如今这么多年过去,电子行业的从业者们终于意识到该补上这一课了。
杨山一口答应下来,这事儿对他来说一点不难。
十几年前他是在抄前世的条文,这次嘛,直接抄美丽国的。
晶体管就是在这个国家诞生的,以后他也是电子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所以直接拿来用就可以。要是有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国标也挺好。
本来也不怎么受待见的苏式标准,直接扔了吧。
其他的什么欧标、日标,也都不是主流,了解一下就行。
现在还没有形成地球村,所以多个标准在全世界并行似乎没什么不妥。但是随着信息交换的日益频繁,这些标准差异就会形成巨大的障碍。
好吧,其实也没那么严重。
比如彩色电视信号,美标和欧标就有差异,这就造成一台美标电视机在欧洲地区无法正常显示画面。可是在技术进步后,这种情况就消失了,因为只要加装个成本极低的信号转换器就行。
杨山也不用像之前那样亲自上手,他打电话纪琼生叫了过来。
他是中大的二期,在越同半导体干的就是标准化那一套,什么产品配件制造标准、接口标准、信号标准、数据传输标准他都有涉猎。
让他带几个人过来协助四机部推行标准化,正合适。
就这样,四机部总部的各个办公室里都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