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顶尖。
现在越同半导体不仅仅是晶圆片从他们厂采购。制作芯片的光刻胶、清洗剂也用他们家的,就连封装芯片用的材料都是买他们家的。
价格不贵又好用。
杨山也不是没有从这家工厂中受益。
63%的股份分红金额不提,单单他们为越同半导体提供定制化晶圆片,就间接的为杨山带来大笔的利润。用于工控领域的芯片对晶圆的纯度要求更高,以保证生产出来的芯片有着更好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
如今信越化工在小日子国本土的工厂已经实现了6英寸的晶圆量产。有这种能力的企业,全球都不超过三个。
尽管因为6英寸晶圆的生产成本太高,在现在的半导体市场几乎是没有需求,但杨山还是决定把这项技术引进到香江。
如今两家还没谈妥,不过杨山对此很有信心。
更低的税负、更低的人力成本、更廉价的能源(相对小日子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便捷的交通以及大量的具备基础知识水平的工人,还有杨山这个甩手大股东,信越化工为啥不同意。
当然,杨山要付出的资金也不小,如果要建6英寸的产线,他至少投入7000万美元,以获取先进的设备和一系列的技术授权。
攀爬科技树真是没有止境。
额,扯远了。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杨山带着嘉道理先来到了石英砂的清洗车间。
80年代的车间没有自动化,工作环境有些恶劣,空气里散布着各种化学品的味道,还有粉尘,不过工人们的劳动保护做的还算到位。
这也是杨山让老头穿着全身防护服的原因,他年纪可不小,万一一头栽在这里,那乐子可就大了去了。
别看老头嘴上抱怨,心里对这家工厂还是很好奇的,“不就一堆沙子么?”
“对,就是沙子,不过这些沙子可贵。从美国进口的,每吨一万美元。”
嘉道理啧啧嘴,“有什么区别?”
“纯度更高。”
“呵呵,能有多高,比周大福的千足金还高?”
“你说对了,比他们家的金子还高。”
老头不吱声了。
进入结晶车间后,一股热浪迎面吹来,隔着防护服都能感觉到。
“这里就有点像您刚才说的冶炼厂了。”杨山开着玩笑。
“嗯,那个大电炉里融化的就是沙子?”
“对,那是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