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XX同志前年曾经去视察国内的集成电路工厂,当他得知现在国内的电子工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差距很大的时候,就问了一句:如果国家鼎力支持,能不能在1-2年内追上?
对面的工程师被问懵了,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看到对方的表情,XX同志就知道自己问错了。等他详细了解情况后才明白,国内的电子产业在十年内赶上世界水平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所以才有了向科研人员道歉的话语,这其实是在向包括杨山在内的从业人员表明国家尊重科学的态度。
听到这番话,杨山放下心之后,也觉得这事儿很难。
一个国家要发展电子产业,可不是杨山玩的那种到处买设备拼凑出几条芯片产线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从基础工业发力,在制造链源头下功夫。
“杨同志,你在集成电路行业打拼了将近十年,成绩不错。越同半导体的实力虽说不是行业顶尖,但在全世界的主流工厂里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你接收过不少我们这边派过去的技术人员,对国内的技术非常清楚。你说说,如果我们现在努力,多少年能赶上世界水平?”
杨山沉默了一会儿,才犹犹豫豫的给出了一个时间:“如果仅仅是制造出同等水平的芯片,我觉得有个8-10年就够了。但是要想形成完整的制造链体系,大概20年吧。”
其实杨山给出的时间点还是偏乐观的。
八年后是个什么样子,他比谁都清楚。
到那个时候,芯片工艺制程进入亚微米阶段,英特尔公司已经量产了,单枚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超过了120万个。小日子国正处在半导体行业的巅峰回落期,在DRAM(内存)的制造上继续称霸全球。至于南韩嘛,正雄心勃勃的的进军半导体行业。
至于完整的制造链体系,以国内现在的国力,说二十年都是短的了。
即便是杨山乐观的表述,也让在场的三人很是沮丧。
“呵呵,你一杆子支到了下个世纪。看来我是等不到喽!”领导苦笑着摇摇头。
“咱们也有咱们的优势啊,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庄主任出言宽慰。
“嗯,现在咱们东边的邻居就是这么做的。”杨山点点头,这种事情还真的要国家出面才行。
“这事儿我听说过,他们的通产省牵头,把好几家财阀下边的半导体企业的研发部门整合到一起,合力攻坚。现在有成果了吗?”刘主任现在主管军事技术装备,所以知道这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