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课本后第一个想看的是哪本书?”杨山提问。
“历史。”丁冲毫不犹豫的回答。
“你呢?”杨山扭头问刘华东,“你喜欢看什么书?”
“小人书。”刘华东小心翼翼的回答。
“继续学你的吧,就当我没问。”杨山无奈挥挥手。
“那你呢?喜欢看什么书?”杨山又问已经来了一小会儿的何雨水。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我刚买的。”何雨水举着手里的一本书。
杨山无奈的挠头,学习的时候看课外书,就这还要考会计?烤红薯去吧你!
“咱们别理他俩。我继续说,既然你喜欢读历史,那就不妨从历史的角度写这本科普文,把写作视角放在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上。当然电学的基础知识也要铺垫一下。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线电这门科学也在发展,收音机的出现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算是这本书说的序章吧,记住字数不一定特别多,那些知识的原理也不一定写的很深,只要让读者对无线电或者收音机有一定概念就行了。但一定要写的很有趣,还要带入些人类探索自然的精神到里边……
然后你就用普通人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和介绍收音机,从简陋到完备,从简单到复杂,从历史到未来,把所有的这些个设计方案融入到一个的历史背景中去,最好能讲些故事出来,然后再像穿珠子那样,用时间线把一个个容纳着收音机科普知识的故事串联起来。当然,故事可以想当然一些,这没关系。
记住一定要用前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启发性,比如某人设计出一款收音机,用着用着就发现其中的不足,那怎么办呢? 想解决问题就要去探索,然后就有了更高级的发明,这样一环套一环的向前走。
还有一点要记住,所有涉及到的抽象定义,比如电压、电流之类的,都要用比喻的方式让它形象化实体化,还要把这些定义撒进这些故事中去,不要像说明书或者科学着作那样,把定义和概念单拎出来做解释,咱们不用那么严谨。”
“总之呢,要想册子受欢迎,就要覆盖尽可能多的读者群,还要吸引读者群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的有兴趣阅读下去。
比如电气学的专业着作,虽然很厉害,但是没几个人会去读,因为门槛太高了。
再比如小人书,除了青少年也没多少人去读,因为里边的东西启发性不够,让人值得思考的地方不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