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向两位表示谢意。”张好古言辞恳切地说道,脸上洋溢着感激之情。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洒在大地上时,三人便已被唤醒。他们睡眼惺忪地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来,简单洗漱一番后,便匆匆忙忙地吃完了早饭。
时间紧迫,不容他们有丝毫耽搁。于是,他们迅速收拾好行装,紧跟着锦衣卫的人,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
锦衣卫的人走在最前面,他们身着飞鱼服,威风凛凛,令人望而生畏。这飞鱼服可不是普通的服饰,它代表着锦衣卫的权威和地位。人们远远地看到这一身行头,便知道这些人不好惹,纷纷主动避让,为他们让出一条宽阔的道路。
就这样,拉着银子的大车在锦衣卫的护送下,一路畅通无阻地驶出了东安城的西门。车轮滚滚,扬起一片尘土,仿佛在诉说着这段旅程的匆忙与重要。
经过一段漫长的旅途,终于,京城的轮廓出现在了远方。那高大的城墙、宏伟的宫殿,让人不禁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期待。而锦衣卫的护送也确保了他们的安全,一路平平安安地抵达了目的地。
崇文门外寒冬的风裹挟着细碎的沙尘,掠过青灰色的城墙。张好古勒住缰绳,抬头望向那巍峨的城楼,喉头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三年了,整整三年未曾见过这熟悉的城墙。城砖上斑驳的痕迹依旧,只是墙角新添了几丛杂草,在夕阳下泛着暗黄的光。
"大人,前面有人迎过来了。"身旁的吴大宝低声提醒。
张好古收回目光,只见崇文门下已站了一群人,为首的正是户部尚书毕自严。这位年近六旬的老臣身着绯色官袍,胸前补子上绣着云雁,正抚着花白的胡须微笑。他身后站着十几名户部官员和衙役,排场虽不算大,但由一部尚书亲自出迎,已是极高的礼遇。
"下官参见毕部堂。"张好古翻身下马,快步上前行礼。
毕自严虚扶一把,笑道:"张府台不必多礼。三年不见,倒是清减了不少。松江府的差事,辛苦你了。"
"为国效力,不敢言苦。"张好古直起身子,眼角余光扫过毕自严身后的官员们。这些人脸上堆着笑,眼神却闪烁不定,像一群盯着猎物的豺狼。
毕自严顺着张好古的目光看去,轻咳一声:"这些都是户部各司的郎中、主事,听闻张府台押解税银回京,特来相迎。"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一千万两啊...自洪武开年以来,我大明还未曾有过一府之年税逾千万的记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