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罢,张好古便拉着天津卫指挥使一同前往码头卸粮的地方。到了那里,只见码头上停靠着许多大船,工人们正忙碌地将粮食从大船上卸到河船上去。
张好古指着那些正在工作的工人,对天津卫指挥使介绍道:“老大人,您看,这就是我卸船用的杠杆。有了这个杠杆,工人们就能轻松地将粮食从大船卸到河船上去,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安全系数也高多了呢!”
天津卫指挥使顺着张好古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些工人操作着杠杆,将一袋袋粮食稳稳地卸到河船上,动作十分娴熟。
接着,张好古领着天津卫指挥使,一同来到了陆地货场,。这里的卸货方式与船上如出一辙,同样是借助杠杆原理将货物卸下。然而,与粮食不同的是,从船上卸下的并非一袋袋的粮食,而是一码一码整齐摆放的木箱。
这些木箱看上去异常沉重,每一个都重达千两,需要两个人合力才能抬起。木箱的表面光滑,没有任何标识或图案,让人不禁对其内部所装何物产生好奇。
在卸银的地方,大车一辆紧挨着一辆,每辆车都有护国军的士兵严密看守。这里已经被清场,内圈是护国军的人负责警戒,外圈则是天津卫的士兵负责巡逻。天津卫的士兵们虽然对戒严的原因毫不知情,但既然上官有令,他们也只能服从安排,不敢多问一句。
至于护国军的普通士兵,他们同样对这些木箱里装的是什么一无所知。只有张好古和他身边的少数几个人心里清楚其中的秘密。
待木箱被装上大车后,苫布迅速覆盖其上,将其严密遮盖起来。随后,车队缓缓驶入天津卫校场,准备在这里过夜。由于时间已晚,今天显然是无法继续前行了。
而装粮的船只则是装完一船,便立刻盖上油布,然后启航出发。看着一艘艘装满粮食的船只渐行渐远,消失在远方,张好古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哎,李大人啊,我这儿可有粮食哦,您需不需要呢?不过数量不是很多啦,最多也就一万担而已,您看这价钱嘛……”张好古面带微笑,语气不紧不慢地说道。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李指挥使便迫不及待地插嘴道:“好说,好说!这价格嘛,上浮两成如何?”
张好古闻言,嘴角微微上扬,举起右手,爽快地应道:“好,就依李大人所言!”
就这样,两人迅速达成了交易。不仅如此,当天晚上睡觉时,李指挥使居然还和张好古住在同一间屋子里,而且谁也不见,仿佛这屋里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