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问问他们的饲料什么价?有多少?”
“先给老子订二十吨!不!五十吨!”
嗅觉灵敏的养殖户们,凑在茶馆里,眼睛放光:“额嘞娘呦!刘青山弄出来的饲料?八个月六百斤?这要是真的,倒腾这个不得发大财?快!打听一下弯河的电话!”
地区畜牧站的电话也被打爆了,全是下面县里、公社打来的。
“站长!报纸看了吗?”
“弯河那个饲料!八个月六百斤!刘青山搞的!”
“是真的吗?咱们能不能去学习?”
县食品公司的经理也坐不住了:“要是猪都长这么快这么大,咱们的收购计划和冷库容量都得调整!这饲料必须关注!”
无数公社的养猪场负责人,拿着报纸就往公社跑:“领导!快!您快看看这个,这饲料老厉害了!喂猪吃这个,8个月就能长600斤!而且这饲料可是刘青山弄出来的!”
“领导,咱们要不要也买点饲料试试?”
“咱们要也有那饲料,今年的养殖任务能翻倍完成啊!”
随着登报刊发,
弯河600猪王的消息,传播的越来越广,后来就连‘西北电台’都报道了这件事。
乡下社员们也坐不住了……
“额的老天爷!猪能长那么大?八个月?吃啥了?”
“额长这么大,从来没听过有这么大的猪,能长300斤都烧高香了!”
“哦对了,听说那猪是白的?”
“外国猪!白的!”
“那外国猪吃的华山饲料!刘青山弄的!报纸上说了!”
“要是喂这饲料,年底猪能多卖不少钱吧?刘青山弄的东西,肯定错不了!就是不知道贵不贵?哪里能买?”
“……”
次日上午,大约6点多钟。
弯河大队部,土坯房里静悄悄的。
赵兴邦正对着账本,慢悠悠地拨拉着算盘珠子,“噼啪啪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突然——
“叮铃铃——!!!”
一声尖利刺耳的铃声,毫无征兆地炸响!
赵兴邦吓得一哆嗦,手里的算盘差点扔了。
“谁啊,这么早……”
他嘟囔着,带着被打扰的不快,慢吞吞走过去,抓起听筒,拖着长腔:“喂——?弯河大队,找谁?”
听筒那头,
一个火急火燎、带着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