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自己能填饱肚子,为了自己能过上顿顿吃饱的日子,他们愿意干!也敢干!”
“下雨少不算啥,下雨多也不算啥……”
“他们敢与天斗,与地斗!!”
郑国栋没有说话,只是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此刻紧紧锁在杨天兴的脸上,仿佛要穿透那层因激动而泛起的微红,直抵他话语深处那滚烫的信念核心。
田野间一片寂静。
只有风吹过新翻泥土的沙沙声,远处社员劳作的低语声,以及杨天兴那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每个人心头激荡起的无声涟漪。
郑国栋的目光,缓缓从杨天兴那张因笃定而显得格外坚毅的脸上移开,投向了眼前这片广袤的、正在被辛勤播种的土地。
他的视线扫过那些弯腰劳作的社员——他们动作麻利,神情专注,眼神里不再有过去大集体时常见的茫然和懈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虔诚的投入和一种掌握自身命运的踏实感。
“给自己种……”
这三个字,像一把钥匙,在郑国栋这位经验丰富、见惯风云的调查组长心中,打开了一扇理解的大门。
他见过太多关于增产的报告,听过太多关于政策的争论,但从未像此刻这样,如此直观、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源自土地深处的、由内而外迸发的力量。
这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靠命令压出来的。
这是将土地、汗水、收成与个体生存、家庭温饱最直接、最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后,所激发出的最原始、最磅礴的生命力!
“为自己”这三个字,点燃了农民骨子里沉睡千年的创造热情和抗争勇气!
“敢与天斗,与地斗……”
这不再是空洞的豪言壮语,而是眼前这些弯河社员,用沾满泥土的双手、用被汗水浸透的脊梁,正在践行的、最朴素的生存哲学。
郑国栋缓缓收回目光,重新落在杨天兴身上。
这一次,他的眼神里,那份审视的锐利并未消失,但其中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是震撼,是思索,或许还有一丝被这质朴真理所击中的触动。
他没有立刻评价,只是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点了点头。
那点头的幅度极小,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这无声的回应,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分量。
它意味着,这位来自中央的调查组长,真正听懂了杨天兴话语中那沉甸甸的分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