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凡那封递往巴黎的“战书”,在国内,并没有立刻掀起什么波澜。
毕竟是1979年,资讯远没有后世那么发达,一则刊登在外国杂志上的消息,想要传回国内,需要经过漫长的发酵。
但叶凡很清楚,这颗炸弹,迟早会引爆。
他没有理会外界,而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静心斋的内部建设中。
在高家倒台后,他授意李麻子,用一种近乎于“合法抢劫”的方式,以极低的价格,将高家那座设备精良的纺织厂,连同经验丰富的技术员,一并打包收入了“雪”字号的囊中。
自此,“雪”字号拥有了从原料生产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雏形。
而静心斋,这座小小的四合院,则彻底变成了一座为了《浴火凤凰图》而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赵德芳不眠不休。
他整个人,仿佛与那张绣架,融为了一体。
吃饭,是女儿赵念端到他嘴边,他才胡乱扒拉两口。
睡觉,是实在熬不住了,才在旁边的躺椅上,和衣而卧一两个时辰。
他的话越来越少,眼神却越来越亮,亮得像两团燃烧的火。
那是一种将生命与灵魂,全部倾注于一件事上的,极致的光芒。
苏文清、张瞎子、钱瘸子三位老师傅,也放下了手头所有的活计,甘愿为他打下手。
一个负责调配丝线的颜色,确保色泽的过渡完美无瑕;一个负责绷紧绣架,保证锦缎的每一寸,都平整如镜;一个则负责打磨专门用来穿引金线的特制银针,确保针尖的锋利与圆润,恰到好处。
整个院子,都笼罩在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里。
就连那些刚入门的年轻绣娘,都被这股气氛所感染。
她们不再嬉笑打闹,只是静静地,在一旁学习,观摩,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杂活。
她们亲眼见证着,一根根平凡的丝线,是如何在一个老人手中,被赋予生命,化作凤凰身上,一片片流光溢彩的羽毛。
李麻子最近很忙,也很兴奋。
他觉得自己现在干的,才是真正的大事。
这天,他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皱巴巴的《参考消息》,脸上是一种混杂着激动、担忧和崇拜的复杂表情。
“叶哥!叶哥!出名了!咱们……上报纸了!”他冲进书房,把报纸拍在叶凡面前。
报纸的中缝里,有一小块豆腐块大小的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