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都是成群结队而来,侍卫的声音一落,原本闹哄哄的人群,顿时鸦雀无声。
于是,在各自村长或坊正的带领下,百姓t井然有序地排好队。
五队长龙,从街头一路排下去,越排越长,都排到了其他街道上。
排在第一个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汉,他递上户籍:小老儿是城外李家村的村长,带着全村四十五户,来领苞米种子。
李村长忙不迭地点头:有的,村中有教书的秀才。
手册记录得十分详尽,都是种庄稼的老把式,只要有人讲解一二,自然知道怎么耕种。
多谢。
一旁的侍从,从箩筐里拿起一袋粮种,当着百姓的面又称了一遍。
下一个。
其他几个长桌前也是有条不紊,百姓换了一批又一批。
那人拈起一颗,惊奇道:这就是苞米种子吗?
那人连忙系好袋子,护在怀里,匆匆往家里走。
宴王府前忙得如火如荼,不少人的眼睛都盯着。
但这事,于大晋,于百姓,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其他人倒是蠢蠢欲动,想闹出点动静,趁机生事,但奈何人心所向,百姓都不想给宴王府添麻烦,那些人愣是没找到下手的机会。
他们虽然想要粮种,但也不能为了一点粮种,不计后果。
那些人心思各异,最后,有人歇了心思,有人还伺机而动。
他们风尘仆仆,显然是听到消息,从外地赶来的百姓。
人群中不知谁扯着嗓子喊了一句:怎么就没有了?不会是宴王府舍不得了吧?
这些贵人高高在上,哪里看得见百姓的死活,给点小恩小惠,也都是为了博取名声,怎么会真心为了百姓。
什么活菩萨,全是狗屁!
历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有粮种为什么不借给我们?我们也愿意以一还十的。
听着百姓的质问,那些人对视了一眼,还想挑唆百姓冲进宴王府,打开库房。
挖坑
都散开!不要在此逗留!
百姓对官差有着天然的畏惧,尤其是在天子脚下,权贵云集之地,那种畏惧更是刻进骨子里。
见计划落空,那些人不甘心,又有人喊道:官官相护,这些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
大家不要怕,这些狗官要是敢动我们,我们就去告御状,陛下爱民如子,英明神武,一定会为我们做主的!
府门后,沈青黎已经听了一会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