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不变。
重逢虽短,情意绵绵,胜过凡尘长伴。
原来他老家也是广陵人。
以前曾经见过周娥皇,徐锴属于周宗广陵乡党。
自然趁着他大寿来拜访,这句话以文学手法描写年幼时一丝情愫,却又不能在一起的苦涩,颇为符合此情景。
厅中宾客纷纷鼓掌喝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词,好词!”
周娥皇一听脸色红晕。
徐铉、徐锴都是她大哥哥般兄长,心道他写出:“重逢虽短,情意绵绵,胜过凡尘长伴。”
他这是趁机抒情……
让人听了害羞。 他们见面时,娥皇也才十一二岁,这几年二人在京任职也未见过。
“徐铉大人也来赋词一首,值此宴会,应传佳作于世间。”
堂中宾客起哄,目光都集中在他哥哥徐铉身上,弟弟词句颇佳,他作为兄长,也有些压力。
御史大夫徐铉也从座中站起:“那我献丑一词,珠玉在前,我这添个热闹。”
青玉案·七夕
七夕相逢星汉夜,鹊桥上,双心结。
银河流转千秋月,轻纱漫卷,烛影摇红,共此良宵节。
徐铉前两一句一出,词法语句优美,意境朦胧之美,较之他弟弟前两句略高一筹。
众人一听便觉名不虚传。徐铉看着庭院外,华灯初上,又吟诵道。
人间烟火处处歇,望天河,情难绝。
素手相牵无言语,眉间心上,愿岁岁,守此约,不负佳期切。
“好!”
在大家喝彩声中,李从嘉也不禁感叹一下。
能留名千古的文学大家盛名之下无虚士,片刻功夫写词,应情应景。
李从嘉心中醋意大起心道:“文化流氓,这俩人也真是,调戏自己的未来媳妇。”
文人墨客,出入皆为风骚……
周宗哈哈大笑道:“老夫大寿,今日有二徐新词,七夕节佳作,值此宴会,能留名于后世了……”
周遭众人都不以为意,这就是唐朝留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士大夫间调笑取乐,豪放不羁。
掌灯!
放烟花,奏乐!
此时天色已晚,主人宾客兴致都高,达到宴会高潮。
李弘冀却趁着兴致最高之时站出来道。
“二徐名动天下,才高八斗,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