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几句斥责了事,内心或许还存着“孩子小,长大就懂事了”的侥幸。
这种涉及原则问题的纵容,无疑埋下了祸根。
既无学识,又无技能,成年后的周向阳谋生艰难。其父费尽周折,为他谋得一份临时工岗位,单位承诺:只要他踏实工作,两年内无重大过失即可转正。
这本是改变人生的良机。然而,周向阳恶习难改,竟将贼手伸向单位财物。
东窗事发后,其父苦苦哀求。单位碍于情面,仅将其开除,未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自知在周口难以立足,周向阳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下海潮”中,只身南下广州。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都市,他既无学历,又不愿吃苦出力,很快重操旧业,混迹于广州火车站,干起了偷抢拐骗、甚至倒卖枪支的勾当。
他从云南、广西等边境地区购入枪支,转运内地高价倒卖,牟取惊人暴利——一次交易获利动辄过万,这在90年代的内地,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大半年的收入!
这种不劳而获的巨额非法收益,彻底腐蚀了周向阳残存的一丝良知,将其推向了更深的犯罪深渊。
然而,好景不长。1995年,他在河南省漯河火车站因贩卖枪支落网,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这本是其悬崖勒马、洗心革面的最后机会。
遗憾的是,法律的惩戒并未成为他的警钟。缓刑期间,周向阳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在犯罪道路上变本加厉。
很快,他在广州火车站结识了同样劣迹斑斑的吴宝玉和邓永良。三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其后,又通过同乡或狱友关系,网罗了张国强以及曾在北京某特警指挥学校服役、后为金钱迷失的韩磊(此二人背景令人尤为痛心)。
这五名暴徒,皆视法律如无物,心狠手辣,为攫取钱财不惜杀人害命,社会危害性极大。
他们最初的犯罪模式是持枪抢劫。用抢来的钱购买更精良的武器,再实施更大规模的抢劫,形成恶性循环。
仍在缓刑考验期内的周向阳,便伙同邓永良、吴宝玉,悍然在安徽蒙城劫持了一辆长途客车!
三人分工明确:一人持枪控制司机,一人胁迫乘客交出财物。首次作案便劫得现金万余元。
尝到甜头后,他们愈发猖狂,开始抢劫机动车,并残忍杀害无辜司机。
在一次作案后的逃窜过程中,他们遭遇警方盘查,竟公然与警察交火!被警方击伤并缴获部分枪支后,他们凭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