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谢图部的异动未能逃过国安局密探的眼线,潜伏多年的暗桩迅速将情报传递至库伦城。
鄂弥达眸光微敛,旋即冷笑一声。
在鄂弥达看来,蒙古诸部权贵面对清廷威慑必有动作,若无反应反倒暗藏危机。
如今库伦城布防严密,第六集团军第33师、34师三万精锐驻守,火炮火枪配置齐全。
反观土谢图部,虽为蒙古各部中最强的势力,却仅有万余骑兵。这些骑兵仍沿袭着弯刀长枪的传统冲锋战术,在火器时代的战争模式下,已然显露出明显的局限性。
鄂弥达摩挲着密报边缘,盘算的并非战事胜负,而是如何以最小代价将蒙古各部纳入掌控。
召来麾下谋士陈还后,鄂弥达将密报推至案中:"说说你的见解。"
陈还展开泛黄的舆图,指尖重重划过土谢图部疆域:"大帅,蒙古部落历来得利则合、见势则分。
土谢图部亲王察珲多尔济表面稳坐汗位,实则族内纷争不断。
如今我军三万精锐陈兵库伦,部落中观望投机之徒早已蠢蠢欲动,若能扶持亲清势力挑起内耗,不费一兵一卒便可收渔翁之利。"
见鄂弥达目光专注,陈还将舆图一角压在铜镇纸下。
"察珲多尔济膝下诸子各怀心思,尤以妾室所出的次子车凌巴勒最为不安分。
此人空有野心却因庶出身份屡遭排挤,王府继承权始终与他无缘......"
话音未落,鄂弥达已重重叩击桌面:"正是要寻这等急于翻身之人!车凌巴勒既觊觎汗位,又缺正统名分,恰是我军可利用的棋子。"
听闻陈还主动请缨前往游说,鄂弥达的手掌在他肩头重重一按。
作为帐下最得力的谋士,陈还虽为汉人,却精通蒙语、熟稔草原权谋,这份才能无可替代。
权衡再三,鄂弥达终究点头应允,当即点选八名亲卫组成精锐护送队。
临行前,鄂弥达又追加密信交予陈还:"转告车凌巴勒,只要事成,清廷必赐封他为新任土谢图汗。"
末了攥住陈还手腕,沉声道:"务必小心,活着回来。"
陈还眼眶微热,单膝重重跪地:“大帅如此厚待,以亲卫护送,又授这般重权。
此恩此信,粉身难报!卑职定当不辱使命,凯旋复命!”
……
1743年十月初,蒙古草原寒风渐起,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被软禁在京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