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缓缓展开密折,沉声道。
"大清在准格尔汗国的密探传来消息,准噶尔在蒙古各部安插了不少细作,甚至渗透到了要害位置,若是战时叛乱,截断我军粮草..."
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的银镯当啷坠地,惊得众人一颤。
"陛下明察!我部绝无通敌之人!"王公们争相表忠心,额头上已渗出冷汗。
弘历沉默良久,突然话锋一转。
"为确保万无一失,朕有意在蒙古各部推行新式军制——以连、营、团、旅、师为编制,效仿我大清新军。
近年安南、朝鲜、大小金川诸役,皆证明此军制调度如臂使指,进可协同作战,退可分守要隘。"
弘历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面色骤变的蒙古王公,继续说道。
"整编训练期间,各营将佐皆需经兵部考核,如此一来,既能提升战力,又可借汰弱留强之名,将混在军中的可疑细作一一清除。战时政令统一,粮草调度亦无梗阻之患。"
札萨克图汗旺舒克猛然起身,镶宝石的腰带硌得桌案吱呀作响,"我部承袭成吉思汗幼子守灶之制,军民合一、兵牧一体,世代以部族为根基。
若行新军制,各部丁壮分散编入朝廷营伍,岂不是要断了蒙古的血脉传承?"
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脸色涨紫,攥着的银质酒壶几乎变形:"自太宗皇帝与我部会盟,朝廷许诺'各守疆界、不夺其治'。
如今推行新军制,将各部兵马纳入兵部管辖,这与当年盟誓背道而驰!
草原上大小事务皆赖部族首领调度,若改由朝廷委派的将佐统领,牧民的生计、牧场的纷争谁来主持?"
车臣汗巴布将手中的玛瑙杯狠狠砸在地上,碎玉般的瓷片飞溅:"昔年噶尔丹之乱,我部举族抗敌,靠的正是上下一心的旧制。
如今若强行整编,战时政令层层传递,贻误战机不说,那些不识草原地势的汉将,如何能带好蒙古铁骑?
这分明是要将我等世代守护的马队,变成大清的私兵!"
赛音诺颜部首领策棱摩挲着康熙御赐的孔雀翎勋章,眼神在烛火中明灭不定,科尔沁部阿喇布坦转动着翡翠扳指,喉结几次滚动却未发一言。
二人皆知,蒙古各部向来以旗盟自治维系根基,清廷此举名为强军,实则要将部族兵权收归中央。
一旦新军制推行,各部不仅失去军事自主权,连赖以立足的盟旗制度也将名存实亡。
心知再任由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