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人群中好奇地张望着。
还有不少带着孩子的妇女,一边轻声哄着孩子,一边踮起脚尖,想要看得更清楚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衙门口,威风凛凛的衙役们整齐地分立两旁,手中的水火棍闪烁着冷光。
走进大堂,高悬的“明镜高悬”匾额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庄重的气息,似乎在默默地注视着这场关乎公正的审判 。
刑部员外郎李为高坐于公案之后,他身着官服,神色肃穆,目光威严地扫视全场。
待众人稍微安静,李为朗声道。
“今日这场审判,是我大清司法改革后的关键之举。
为彰显公正透明,本堂将由我的副手在现场随机挑选数位百姓代表,参与旁听并监督此次审判。”
言罢,他向副手示意。
副手在人群中一番挑选后,选出了五位不同身份的百姓。
有憨厚朴实的中年车夫,有精明能干的小商贩,有饱读诗书的私塾先生,还有两位勤劳朴实的农妇。
这五人被衙役引领至前排就座,他们既紧张又兴奋,周围百姓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待代表们入座,李为微微点头,示意衙役。
随着“吱呀”几声闷响,刑部衙门的大门缓缓关闭,将外面喧闹的世界暂时隔绝。
大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庄重肃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场即将开始的审判上。
很快,被告被押上堂来。
众人一看,是个样貌猥琐的男子,此人正是被指控盗窃的嫌犯王二。王二平日里游手好闲,专干偷鸡摸狗的勾当,在当地臭名昭着。
李为身旁的主事高声喊道:“传原告代理律师上堂!”
一位身着素色长袍、手持卷宗的律师稳步走上堂来,向李为行礼后,开始陈述案情。
“法官大人,我的当事人李大爷,前几日家中遭窃。
案发当晚,邻居目睹一个身形与被告极为相似的人翻墙进入李大爷家院子,随后匆匆离去。
不久后,李大爷发现给孙子准备的过冬棉衣和辛苦攒下的五两银子不翼而飞。
经警察局调查,在被告王二家中找到了与李大爷描述相符的棉衣,且在王二常去的赌场,有人证实他近日突然阔绰起来,出手便是李大爷失窃的那种碎银。
这些线索相互印证,足以证明王二的盗窃罪行。”
说着,律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