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历目光如炬,沉声道:“正是基于此,朕决意建立京师陆军军校。
唯有通过系统、全面的培养,方能塑造一支思想坚定、本领过硬的强军。”
言罢,弘历稍作停顿,又道:“此事本想交予鄂尔泰筹备,可他如今忙于组建警察局、反贪局与整编新军,分身乏术。张卿,朕命你担起这筹备军校的重任。”
张廷玉闻言,心中一紧,却也不敢有丝毫犹豫,立刻跪地领旨。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只是筹备军校千头万绪,还望陛下明示方向,臣好依循办理。”
弘历神色稍缓,说道:“师资方面,务必挑选军中实战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将领,他们的言传身教,能让学员习得真才实学与忠君爱国之道。
学员则从特勤局、国安局以及八旗精锐中选拔,这些人底子好,但更要经过严格的考核,不仅考军事技能,更要考忠君思想与家国情怀。”
“臣遵旨,定与鄂尔泰大人紧密协作,尽快拟定详尽计划,全力推进军校筹备事宜。”
张廷玉离去后,养心殿内只剩下弘历一人。他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丝毫没有因连日操劳而显露出疲态。
稍作思索,弘历便传旨将兵部尚书傅鼐召来。
不多时,傅鼐匆匆赶来,跪地行礼:“臣傅鼐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历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直截了当地问道:“傅鼐,朕命你督办的火器研发,如今进展如何?”
傅鼐恭敬地回道:“陛下,臣已严令广东十三行全力采购西方先进火枪。
目前,部分火枪已经运抵京城,工部的工匠们正在夜以继日地进行拆解研究、仿制改良。
为了增强研发力量,还招募了不少民间手艺精湛的工匠,他们在工艺细节上提供了不少独到见解,仿制工作进展颇为顺利。”
弘历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欣慰:“做得不错,火器研发关乎我军战力提升,切不可懈怠。
你要督促工匠们,务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仿制进度,早日让我大清军队装备上精良的火器。”
傅鼐连忙领命:“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
弘历接着又问:“如今我大清国水军是何状况?”
傅鼐清了清嗓子,有条不紊地回道:“陛下,目前我大清沿海各省皆有水师,但各自为政。
船只装备参差不齐,水兵训练也没有统一标准。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