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六人从顺承门进城,大都果然象传说中的那样繁华。道一边走边想,什么时候能自己逛逛就好了。
他们穿过商铺林立的笔直街道,直接来到东宫。张九思亲自在门口迎接。
张九思年约四十,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年轻时就是因为长相出众,在宫廷当值宿卫时,被太子瞧见,特意留下不放去外地为官。后来升了他做东宫都总管府主持,直至现在当了工部尚书并兼管东宫事务。
张九思引全真道士们到了书房。太子就在那里接见。
太子真金年纪与张九思相仿,中等身材,宽肩细腰,四肢匀称。他身边站着两个年轻人,一个十七八岁,另一个十五六岁,和真金长得很象。
太子身后站立的人让众道士吃了一惊。那是一名藏僧,人高马大,体型壮硕,身披红色袈裟,头戴红色莲花状僧冠。他脑门高耸,额边饱满,显然内力深厚。
道一心想,这位定然是负责保卫太子的。
齐掌教率众道向太子行过礼后。真金开口说道:“齐真人在长春宫住得还安好?”
真金精通汉文,自幼师从姚枢,窦默等大儒,熟读百家经典,尤其是孝经,并和重臣刘秉忠的弟子王晌是同学。因此得到了朝中一班汉臣的拥戴。连他的太子之位也是在姚枢等人的极力建议下,忽必烈打破不立太子的草原传统而得到的。
“托圣上洪福,长春宫颇为舒适。”齐志诚应道。
两人于是攀谈起来。齐掌教此行的目的自然是打探朝廷的风声,尤其是皇上召道家三教入京的真实目的。
然而,真金似乎只关心如何修道的事,问了一堆关于道家修炼的问题。每当齐志诚想把话题朝入京的事上引导时,真金便圆滑地将话题局限在修道成仙,祝祷作法之类的事上。
齐志诚最后终于直接了当地对太子说,全真已按圣旨的要求归还了一百一十二座寺产,其余的到年底前也可全部归还。他又问太子,皇上还有何事要全真办理。
真金答道:“真人按父皇的旨意办就好。至于父皇有何其他想法,小王也不知道。”
谈话到此便进行不下去了。真金转而介绍了身边的两个年轻人。年纪稍长是他的次子答剌麻,年幼的是三子铁穆尔。真金还有个大儿子,据说在忽必烈身边长大。
在会见的自始至终,太子身后的那个藏僧垂手站立,纹丝不动,双目如临大敌般紧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