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有什么不懂的,可向王翰林提问。”何瑾当然知道,剩下的内容对朱厚照来说,有些超纲了。
可就在他满心欢喜,等待着师生有来有往、友好互动的时候,王华却一板脸,回了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何瑾领情吗?
他根本不需要!
你用教导普通学童的法子干啥?
你倒好,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是吧?
王华当时就怒了小子,你要不要脸,还要不要脸!你大侄子的事儿,要挟我一回就行了,怎么还一而再再而三了呢!
没办法,虽然何瑾很无耻,可王华的要求实在太高。对比一下,何瑾的要求虽然多了点儿,可也算不上什么。
当下,他便将孟子主张言‘仁义忠孝’,而不谈利的意思解释了一遍。
可还没开口,何瑾又是一伸手,也不管他憋得多难受,就向朱厚照问道“殿下,孟子这番话,你有何感想?”
可一瞬间的错愕后,他忽然感觉这样很好,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
何瑾对此不置可否一个十一岁的少年,说出这样粗浅的感想很正常。总不能,让他一下推翻时代的固有认知,全方面、多角度、立体化地说出独到的见解吧?
“既然殿下也认为这个故事有道理,那默写一遍下来如何?”何瑾又不着声色地开口,要求朱厚照道。
很快,朱厚照歪歪扭扭地写完了这篇文章,交给了王华。
一向顽劣不堪、开讲就睡觉的太子,竟然默写了一篇《孟子》!
可就在他无语凝噎,打算着趁热打铁的时候,何瑾却敏锐地发现朱厚照伸了一下懒腰,眉宇间也有了几分懈怠。
王华这就炸了,真的炸了不行,儿子虽然是亲生的,可太子更重要!
可何瑾早就吃定了王华,就在他忍不住要咆哮的时候,忽然来了一句“王翰林,教导太子三年,可曾让太子写下过一篇文章?”
三年的时间,非但没有让朱厚照学到什么,反而越是努力,越使得朱厚照离书本越远。
如此眼见为实之下,自己还在胡搅难缠,还不肯承认无能和错误吗?
何瑾闻言,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微微施了一礼。
喝完之后,他还看了看何瑾和诸位讲官,吩咐道“给诸位也来上一杯。”
一炷香大概十五分钟后,又继续上课。
并且有了良好开端后,何瑾还放开了言论,让其他讲官也都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升到了正空。
看着如此敏而好学的太子,王华简直惊叹了,感觉自己好像从来不认识朱厚照一样,忍不住开口问道“殿下,你这是日后愿意学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