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她描述了试驾体验:“踩下电门的瞬间,没有发动机轰鸣,只有电流的低吟 —— 这辆 2.8 万美元的车,加速比宝马 3 系还快。
更疯狂的是充电网络,欧美有16 万家加油站的充电桩像毛细血管般铺开,比麦当劳的门店还密集。”
文章特别提到专利墙:“日内瓦寄来的 PCT/CN95/00012 号专利证书,像一把锁锁住了未来二十年的电动车技术。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田高管坦言:‘我们的锂电池研发至少落后福马 18 个月,现在连镍和锂都买不到足量的,怎么追?’”
小日子《朝日新闻》:福马 E1,小日子车企的午夜钟声。
“当福马的工程师在香港展示‘零下 20 度续航保持 85%’的测试视频时,东京银座的汽车展厅里,日产的电动车模型正在被悄悄撤下。” 记者山田太郎的文字透着焦虑。
报道算了一笔账:“小日子车企的锂电池成本约 1500 万日元 / 组,而福马凭借专利和资源垄断,成本仅 50 万日元(远没这么高)。
更致命的是,福马在美华王国的超级工厂日产能突破 500 台,听说以后可以日产2000台。我们的横滨工厂还在调试生产线。”
“而且他们还在建大量的工厂。
结尾引用了本田社长的紧急发言:“必须成立跨企业联盟应对福马冲击,否则五年内,小日子电动车将从全球市场消失。”
而香港的《明报》则报道:肖爱国创造改写规则,福马 E1 让世界看清谁是新能源霸主。
“会议展览中心的追光灯下,肖爱国抚摸着 E1 的引擎盖时,全球汽车业的权力版图已经倾斜。” 记者林志强的报道带着民族自豪感。
文中详细描述了发布会的震撼瞬间:“当肖爱国宣布‘186 英里续航’时,欧美代理商的计算器按键声此起彼伏;当展示‘五年质保’条款时,有人当场撕碎了通用的代理合同。”
最后一句点睛:“这不是一辆车的发布会,而是电车向全球宣告:新能源的游戏规则,我们来定。”
记者林志强大胆的判断了,一年将可以生产200万台电动车。
这将极大的增加东宝航运的业务(每艘船只能运1000-2000辆车)。
消息传出后,东宝航运的股价又迎来大涨。
这可是赤裸裸的给东宝航运送钱啊。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