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在讨伐黄巾的广宗之战是惨败;而皇甫嵩辗转南北,几乎以一己之力将所有黄巾乱贼肃清,成为大汉朝最耀眼的将帅!
那个时候开始,就有了董卓不如皇甫嵩的舆论。
如今,皇甫嵩让叛军进退不得的高屋建瓴,会让别人盛赞“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让斩获颇多的董卓沦为参照,成为逞血勇的“豕突之将”!
从战略层次上看,两人高下立判。
尤其是,到了他们这种级别,斩获之功是其次的。
【注:东汉将军掌征伐背叛,不常置。比公者有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
《左传》有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董卓都官居前将军了,想再进一步,想掌朝廷“公器”,光靠斩获之功是不够的。
名,才是根本。
有天下认可的“名”,才会被朝廷授予大义之“器”!
如此情况下,董卓怎么能不暴跳如雷呢?
不客气的说,皇甫嵩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的,此番调度都等于将董卓的“名”,狠狠的踩了下去!
以后,有皇甫嵩在朝一日,他董卓都得位居其后。
“该死!”
觉得自己被按在地上摩擦的董卓,对皇甫嵩忌恨不已。
但在明面上,又无法指责什么。
想来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