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集中了,人手也凑齐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大帅,这地力好像不太行啊,种了几年土豆,肥力跟不上了。”负责农事的屯长愁眉苦脸地汇报。
“陈博文!”林好把技术大拿叫来,“你那‘土法化肥厂’,给我加大马力生产!堆肥、草木灰、人粪尿,还有啥能用的,都给我用上!”
他又想起点什么:“对了,老陈,你琢磨琢磨,能不能从焦化厂那些炉渣里,或者矿山上弄点啥石头粉末,给地加点料?”
陈博文推了推眼镜,镜片后面是浓浓的疑惑:“大帅,焦化厂废渣成分复杂,矿石……您是指磷矿石吗?理论上可以提供磷元素,但需要研磨和处理……”
“理论个屁!先搞出来试试!”林好打断他,“还有,骨头、鱼杂碎啥的,磨成粉,也掺进去试试!咱这叫‘土法复合肥’!”
陈博文嘴角抽搐,但还是点头:“是,我这就去安排试验。”
除了肥料,种子也是关键。
林好不懂什么杂交育种,但他知道优中选优。
他亲自跑到合作社的地窖里,对着一堆土豆挑挑拣拣:“都看好了!以后留种,就捡这种!个头大的!圆溜溜的!看着就精神的!没病没坑的!明白不?”
黑北春脖子短,春旱是常事。
“光靠老天爷赏饭吃不行!”林好看着龟裂的田埂,“组织人手,去河边挖渠!把水引过来!”
他又指着不远处一个小坡:“利用这地势,能不能搞个啥玩意儿,把水提上来点?比如用水车?”
于是,在王大彪的带领下,一群战士和农户挥汗如雨,开始了大兴水利的工程。简易的土渠沿着河岸延伸,几个歪歪扭扭、靠水力驱动的木制提水装置也吱吱呀呀地转动起来。
在合作社的试验田里,林好还推行了一些新法子。
“这块地今年种了土豆,明年就换着种种豆子或者白菜,让地歇口气,这叫轮作!”
“犁地要深,土要碎,这叫深耕细作!”
“种土豆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疏,得有个章法!”
他还鼓励大家在田边地头种点萝卜、白菜、大葱啥的,“改善改善伙食,还能拿到集市上换点黑风票!”
一个春天加夏天忙活下来,到了秋收时节,合作社的试验田果然不一样了。
那土豆,挖出来个顶个的大,堆在一起跟小山似的!旁边的菜地也是一片绿油油,萝卜白菜长得喜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