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只是有些大明如今没有的地方,后世有了;而后世没有的地方,现在大明仍掌控着。
疆域虽有些变化,但总体来说,许多地方并无变化。
尤其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位置绝不会错。
这点,陛下和大哥无需担忧。”
竟然是真的?
大明真的就这么点大?
朱元璋拿出大明的舆图,与韩成的地球仪上的舆图对比,发现整体情况确实如韩成所说。
虽然有差异,但很多地方都很相似。
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这让朱元璋不知该如何回应。
到这时,朱元璋心中已信了八成。
“韩成,这事还是有些不对劲!”
朱元璋依旧难以接受大明与整个世界相比仅此大小,且地理位置如此偏远的事实。
“你们是怎么知道我们居住的大地是圆的?又如何将这么多地方都记录下来?
这么多地方,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做到?
肯定会出现不少问题!”
韩成摇头道:“陛下,此事你不必怀疑。
只能是我画得不够标准,但整体上不会有太大偏差。
尤其是后世原版的地球仪更是如此。
在我们那个时代,早已有了类似的东西。”
这种事物名为卫星。
一旦被送入高空,便能从极远之处俯视大地,拍摄下地球的影像并记录下来。
接着,人们依据这些影像绘制出全球的地貌轮廓图……
韩成若不说明还好,这一开口,竟让朱元璋与朱标更加迷惑不解。
卫星?
这是何物?
还能飞到天上?
还能拍照?
拍照又是啥?
无数疑问接踵而至,不断从二人脑中涌出。
韩成见状,已知刚才的话多半白费,每次解释后还需进一步解释自己的解释。
于是他未等二人发问,便先说道:“所谓卫星,原指围绕星球运转的天体,例如月球便是地球的卫星。
我所说的卫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后世人利用火箭将制造好的卫星送上天,进入特定轨道。
卫星便会按此轨道运行,每日绕地球十几甚至数十圈。
这些人造卫星各有用途,有的用于科研,有的当作通信中继站,有的监测天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