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药的装填问题。
每发射一次,都需重新装填药。
装填药是个技术活儿。
有人动作快,有人动作慢,即便装填再迅速,仍需花费不少时间。
耗时长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难以精准控制药量。
药装多了,容易炸膛。
韩成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朱元璋眼前豁然开朗。为何不把所需的火药提前包好?这样一来,既能避免装填过多或过少的问题,还能大幅提升装填速度。这主意实在精妙,连朱元璋都忍不住拍案叫绝。虽然朱标对武事兴趣不大,但多年的乱世经历让他立刻明白了这个方法的价值。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如此简单高效的办法实在难得。正当两人以为这就是全部时,韩成继续说道,其实还可以将弹丸与火药一同包好。后世的金属弹壳正是由此演变而来。这个看似普通的创意,在当下却是革命性的突破。朱元璋细细一琢磨,立刻意识到其中的巨大意义,不禁喜上眉梢。既然能用纸定量火药,为何不能把弹丸一起封装?这样一来,使用起来岂不是更便捷快速?
韩成这小子脑子灵光得很!
这事看着不难,可为什么在韩成讲出来之前,大家就想不到呢?
“妙!妙!韩成你这个主意太棒了!”朱元璋连连点头称赞。
随后望着韩成问道:“除了这些,韩成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除了这些东西,包裹**的纸也得改进一下,普通纸不行,得用浸过油脂的纸。
这样既能防水又能防潮。
用的时候,因为外面包着纸,**不容易点燃,得先咬开个口子,让部分**流出来。
这样一来,点火就方便多了。”
韩成继续补充道。
居然还有这一招?
朱元璋听完更加兴奋了。
本来他以为韩成提出的两条建议就够好了,刚才也只是随口问问而已,并没抱太大希望。
没想到韩成竟然又提出了这么实用的办法!
用油纸包**,而且用之前先把底部咬破一点,让**流出些来,方便点火。
虽然听上去简单,好像谁都能想到,但若不是韩成提醒,他们恐怕还得摸索一阵子才敢用油纸。
许多看似简单的事,真正去做时并不容易。
朱标握着笔,快速记录韩成所说的内容。
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无价之宝!
对大明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