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此言一出,屋内的气氛愈发古怪。
朱标猛然回首,难以置信地盯着父皇。
这真的是父皇吗?
这样的言辞出自父皇之口?
尽管朱标早知父皇善变,此刻仍是反应不过来。
这也太善变了罢?
韩成同样震惊无比。
看着朱元璋瞬间转变的态度,只觉头晕目眩。
啧,这就是当年沿街乞讨的开国皇帝?脸皮未免也太厚了!
"皇上,您还是保持原来的模样吧,我更喜欢您的桀骜不驯。"
韩成嘟囔道。
朱元璋充耳不闻,依旧说道:"我觉得你们的婚事,三年后再办会更好。"
韩成听罢,顿时没了兴致,区区三年他都觉得漫长,朱元璋居然直接推到了三年后?
有这样的坑人的吗?
"皇上,我刚才突然想起个办法,转眼又忘了。"
"人老了,记性就是差。"
韩成挠着头,装作苦思冥想的模样。
朱元璋思索片刻:"韩成啊,我也仔细想了下,觉得三年不太妥,时间太长,你也老大不小了。"
"那就两年吧,两年后你们成亲。"
韩成道:"皇上,我的主意确实不错,一旦实施,能让我国糖产量大幅提高。"
往后老丈人啊,当你达成我的那些要求之后,还能让市面上的糖产量提升些。糖价要是降下来,普通人家也能偶尔尝到甜味。想到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在大明也没个根基,我就心酸得紧。心里一难过,好多事就理不清了,哎……”
太祖听了片刻后,点头说道:“我明白你的难处,那……就让容儿他们一年半后成婚吧,这样你也能早日在这大明扎根。”
看着太子目瞪口呆的模样,经过一番艰难协商,最后硬是把韩成与宁国公主的婚期提前到了一年以内。
见太祖态度坚决不再退让,韩成这才谈及他的应对糖荒的策略……
——
“眼下大明制糖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韩成向太祖发问。
“嗯……该是甘蔗罢?”
太祖想了想,语气有些不确定地回答,同时朝太子看去。
偌大的国家,太祖需顾及的事繁杂众多。
不可能样样精通。
若论起五谷杂粮,他可以侃侃而谈,可说到制糖工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