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达礼,贤惠端庄,是难得的好女子,堪称二哥的最佳伴侣。
绝对的贤妻良母。
只可惜,她与二哥的婚姻自始便笼罩着不幸的阴影。
不幸的根源,正是她的出身。
二嫂并非汉人,而是蒙古人。
且是蒙古人中相当重要的人物。
她是王保保的胞妹。
王保保此人,在蒙古族中是个非凡人物,领军作战能力超群。
他是蒙古族中少见的勇将。
曾击败过大将军徐达。
更是先帝口中令人钦佩的奇才,同时也是先帝未能得到的人。
先帝平定天下后,面对北元残余势力,不止一次试图招降王保保。
此时的王保保,已是蒙古人心中的中坚力量。
成为众多蒙古人心目中的精神领袖。
先帝为招降王保保,将战俘观音奴许配给二哥,让她成为秦王正妃。
以此方式迫使王保保联姻。
此举既是为了争取王保保,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破坏王保保与其他北元势力的关系。
试想一下,连你妹妹都成了大明皇帝的儿媳,那你还怎么让人信任你?
可惜,这一计划未能奏效。
王保保至死也没投降,仍是北元残余势力的精神支柱。
而自己的二哥,自小便听闻各种关于**恶行的故事,亲身经历了不少**之事。
可以说,他对**根本毫无好感。
二哥性子执拗,而二嫂嫁给他后,他们若能过得幸福,倒成了稀奇事。两人成亲多年未育,很可能婚后从未同床共枕。
这也正是后来父皇为何要将卫国公的女儿许配给二哥为侧妃的缘由。
至于二嫂,因她贤惠且不幸的婚姻实乃父皇所赐,这让父皇对她心生愧意,加之她是王保保的妹妹,因此直到王保保离世,父皇才开始为二哥另觅良缘,即便续弦卫国公之女,也未曾废去二嫂的秦王妃之位。
卫家小姐只能作秦王侧妃。
然而,二哥与二嫂之间的问题,并不会因秦王妃的名号而有所改善,反而可能因这身份愈发加剧彼此间的隔阂。
尤其二嫂保留着秦王妃的头衔,便越显得她的不幸,也越不受二哥待见。
邓氏受这般对待,很大程度是因为二哥先娶了二嫂这样一位让他难以适应的女人,所以后来娶邓氏时,才会格外珍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