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IMO金牌的事情,不也没耽误她入学后次次数学考试排第一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止是北大,各大高校里也在热议此事。
“老王,你看这篇报道,”人大经济学院的张教授放下报纸,“北大出了个了不起的学生啊。”
“是啊,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能有这样的表现,确实不容易。”王教授回应道,“说起来,这个北大学生我之前就认识,她的英文水平很好,不少教授都喜欢往她那里跑,请她帮忙翻译。”
“悟性高的人不管学什么都是一通百通,英语好很正常。你说,咱们人大的学生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的出国机会?”
“会有的,会有的。现在国际交流越来越多,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裴瑜的老家京海市,复旦大学经济系里。
“同志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经济参考报》上这篇报道。”系里开会时,主任说道,“北大的这个学生裴瑜,在日本的表现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她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我们都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一位老教授发言,“能够获得国外同行的认可,这说明我们华国学者的水平在国际上是站得住脚的。”
“对,这也给我们的学生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另一位教授补充道,“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学习,以后华国学生也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光发热。”
消息很快传到了更广的范围。在各种座谈会、学术交流活动中,人们都在讨论这件事。
“现在的大学生了不起啊,能在国际上与外国学者平等对话,最后还能略胜一筹。”
“当然了,那可是北大的学生。”
“这说明我们的学术水平确实在提高。”
“希望这样的例子能够更多一些,让世界看到我们华国学生的实力。”
而此时的裴瑜,还在为两件事发愁,一边要尽快给这次在日本投资赚到的钱交税,然后把钱转入国内,一边还得想办法做慈善,尽快恢复提问额度。她眼前的半透明系统界面上,还是负数的提问额度简直触目惊心。
喜欢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