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它发生在哪个国家。”
松本诚翔情绪激动地说:“泡沫?你说日本经济是泡沫?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
裴瑜和松本教授激烈争论了十多分钟。
突然杀出来个华国女学生,直接跟日本经济学界的权威教授叫板。
这反转来得太突然,把所有记者都惊得目瞪口呆。
台下聚集的记者越来越多,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似的。
他们兴奋地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脑海里已经构思出了各种劲爆的标题,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响个不停,甚至还有人想故意挑事,继续煽风点火。
这些来自各大报刊的记者们,对热点新闻的嗅觉简直比狗鼻子还灵,他们天生就知道如何从枯燥的学术会议里挖掘出刺激的猛料,好让报纸卖得火爆。
就在半小时前,记者们还都围着南亮进教授拍个不停,因为他代表了日本经济学界内部年轻学者的声音。
但南亮进带来的新闻价值,此刻已经被裴瑜彻底碾压。
两个日本教授之间的学术探讨,哪有“华国女大学生当场叫板日本权威专家”这种戏码来得刺激?
国籍的冲突、辈分的颠覆、再加上预测日本经济即将崩溃这样耸人听闻的话题,在场的记者们心里已经乐开了花,明天的头版头条这不就有了吗!
就在双方唇枪舌战、火药味最浓的时候,有一个按捺不住的记者高高举起手,然后猛地站了起来。
他没有向争论中的任何一方提问,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汉密尔顿教授,大声问道:“汉密尔顿教授,请问您怎么看?”
这个问题一提出,整个主会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个时候,汉密尔顿教授的表态,就是给这场争论下最终结论的时候了。
麻省理工的经济学教授都有一双锐眼,对于三流经济学家搞的那些又臭又长的理论模型,他们扫一眼就能发现里面的问题,解读出报告者立论的真实意图和分析手法的优劣,有时候这些漏洞可能就藏在那么一两条不起眼的假设里。
汉密尔顿教授这样的老江湖,对裴瑜的印象特别深刻,辩论中的裴瑜让他想起了年轻时的保罗·萨缪尔森,那是经济学界的传奇人物。
裴瑜的论证带有强烈的古典主义遗风,逻辑严谨,层层递进,把锋芒和创见正大光明地摆在台面上。一个一针见血的提问,一道有力的反驳,还有裴瑜在阐述观点时那种自信与神采……这些闪光点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