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疑问。"他展开一卷竹简,"胡亥公子以丝绸易情报,如何确保情报属实?"
"这便要说到'情报赏格制'了。"胡亥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本牛皮封面的册子,"凡提供匈奴虚实者,按情报价值兑换盐铁、布帛,甚至..."他故意停顿,目光扫过嬴虔等宗室,"爵位。"
宗室席中传来压抑的抽气声。嬴虔的玉珏在掌心攥出细密的汗渍,他终于明白为何近日关中突然冒出许多"行商"——那分明是胡亥的暗桩!
李岩的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点,节奏与铜壶滴漏相合。当最后一滴水坠入壶底,他突然开口:"终极之问——何为天子之威?"
扶苏抬头,眼中带着少年人的赤诚:"威在民心。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信服天子。"他想起泾阳渠竣工那日,老妪塞给他的烤红薯,那温度至今还留在掌心。
胡亥却上前三步,直视父亲的眼睛:"威在能让天下人信其有威。"他解下大氅,露出内衬上绣着的齿轮与闪电,"当年陛下在沛县推行考成法,百姓不信;但当陛下亲手斩了贪墨的县令,所有人都信了——这,就是威。"
殿内死寂。李岩盯着胡亥内衬上的纹样,那分明是他私下设计的"革新徽记",却不知何时被胡亥偷学了去。突然,殿外狂风骤起,卷着落叶拍在青铜门上,发出擂鼓般的声响。
"好一个信其有威!"李岩忽然大笑,笑声震得梁上金铃乱响,"来人!取朕的'民意箱'!"当刻有"天下共治"的青铜箱抬上殿时,嬴虔脸色骤变——箱底沾着的红泥,分明是他今早派人往箱中塞假票时留下的!
百姓代表们涌上前,将写满字的帛书、竹简、甚至树皮纷纷投入箱中。有个孩童踮着脚放进片梧桐叶,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胡亥哥哥的办法,能让爹爹不用去打仗!"
淳于越踉跄后退,撞翻了身后的礼器。他突然明白,这场策试从不是选储君,而是李岩向天下宣告:旧的礼法秩序,该变了。
暮色渐浓时,策试结束。李岩握着沉甸甸的"民意箱",看着扶苏与胡亥并肩而立的身影。一个像春日,润物无声;一个似夏雷,惊破陈规。他忽然想起沛县刘邦的话:"水至清则无鱼,治大国需刚柔并济。"
"退朝吧。"皇帝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疲惫。赵高上前搀扶时,瞥见御案上多了枚铜钱——正面刻着"仁",背面刻着"威",此刻正稳稳立在龙纹中央,不倒不倚。
当夜,嬴巽在密室中烧毁最后一封谋反密信。窗外,甘泉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