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咸阳百姓...也能写'乡议书'呈给朕。"
此言一出,殿外突然传来瓦片碎裂声——不知哪个暗卫踩断了檐角瓦当。胡亥眼中闪过惊讶,他今早刚收到父皇密旨,让南海市舶司加急印制《策试议题民知录》,此刻才明白用意。扶苏则抬起头,目光与李岩相撞,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自己在太学背错《商君书》,父皇却笑着说:"背书不如论政,明日随朕去见市井百姓。"
退朝后,咸阳城如同烧开的油锅。尚武巷的刀匠们围在公告栏前,争相传看"匈奴互市与否"的策试题;学室里的童子们用树枝在地上画"扶苏胡亥"的名字;就连酒肆老板娘都把菜单改成"仁厚粟米羹强邦海鲜脍",让食客投票选招牌菜。
酉时三刻,嬴巽在宗室私宅里摔碎了第三只玉杯。"李岩这是要把储君之位卖给天下人!"他盯着眼前的"周鼎"残片,鼎足内侧的"赝品"二字用朱砂写得刺目,"明日策试,必须让儒生们缠住胡亥,绝不能让那小子的奇策得逞!"
"王叔且慢。"嬴虔忽然从袖中摸出张泛黄的帛书,"昨日在市舶司送来的蕃商货物里,卑职发现了这个..."帛书展开,竟是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治国论》残页,上面用希腊文写着"民主选举"字样。嬴巽瞳孔骤缩,忽然想起李岩曾在百工署设立"工匠议会",难道那家伙...真的想把大秦变成"非秦之秦"?
与此同时,沛县县衙的烛光彻夜未熄。刘邦盯着萧何连夜抄录的策试题,指尖划过"天子之威"四字,忽然想起李岩在泗水亭说的话:"威不是让人怕,是让人信。"他摸出陛下赐的"治民印",在《乡议书》上郑重盖下,印泥未干便被快马送往咸阳——这是沛县百姓第一次参与储君之争,萧何甚至在每个里正处设了"议桶",让百姓投竹筹选心中的储君。
甘泉宫的夜露打湿阶前草时,李岩独自站在承露台前。铜盘里的露水映着他眉间的川字纹,赵高捧着金匣走来,匣中是各地送来的"乡议书",最上面那封沾着稻壳,显然来自沛县。皇帝翻开竹简,见上面用歪扭的字迹写着:"扶苏像俺们村老支书,胡亥像走南闯北的货郎,都能办实事,选谁都行。"
他忽然轻笑出声,想起穿越前看过的历史剧,那些宫廷剧里的储君之争总是血雨腥风,哪像他治下的大秦,百姓能用竹筹、用菜名、用酒令来选未来的君主。指尖划过匣中另一封密报,上面写着:"刘邦在沛县设'功过投票箱',让百姓给属吏打分。"李岩的笑容渐深,将密报塞进袖中——这个出身市井的县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