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一样。
"先生来得正好。"李岩接过竹简,在"水曰润下"旁用红笔批注"饮水需煮沸","请您向百姓宣讲:病从口入,非神罚也。"他指向远处正在搭建的蒸馏装置,"那是'沸水台',可将河水化为蒸馏水,比《周易》的'井养不穷'更实在。"
子夜,李岩在临时诊室里解剖病逝患者。当手术刀划过胃部时,百工学生突然惊呼:"陛下!他肠子里有虫!"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李岩举起装有寄生虫的玻璃瓶:"此乃痢疾之源,非鬼非神,是肉眼难见的'微虫'。"他转向呆立的公孙阳,"明日起,所有水源需加明矾沉淀,患者粪便用石灰深埋,懂了吗?"
三日后,疫情得到控制。李岩站在咸阳城头,看着百姓在"五禁碑"前焚香叩拜。碑身刻着他亲自撰写的禁令:"一禁饮生水,二禁曝尸河沿,三禁随地便溺......"一名老妇捧着鸡汤走来:"陛下真是扁鹊重生!俺孙儿喝了您给的'消毒散',今早便能下地了!"
所谓"消毒散",不过是李岩用记忆中的《化工原理》改良的复方磺胺。他摸了摸腰间的药囊,里面装着穿越时偷带的黄连素片——这是他留给重症患者的最后底牌。
深夜,李岩回到太医署。淳于意正在活字印刷坊监制《伤寒杂病论》,见他进来,连忙呈上样书:"陛下,这'辨证论治'四字,老朽按您说的,用红色套印......"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巨响。李岩冲出去,只见隔离病坊方向火光冲天,浓烟中隐约可见"复古会"的图腾——那是旧贵族的暗杀标志。
"启动防火系统!"李岩大吼。百工学生按下青铜按钮,暗藏的水袋从屋顶坠落,混合着来苏水的水流如瀑布般浇灭火势。在火星四溅中,他看见几个黑影越墙而逃,其中一人掉落的香囊里,滚出一颗与卢生金丹同款的铅丸。
"陛下,您没事吧?"淳于意赶来,目光落在李岩染黑的衣袖上。那里有一块焦痕,形状竟与现代实验室的火灾警示标识惊人相似。
李岩冷笑着捡起香囊:"看来,有人怕百姓不再信'神罚'之说。"他转身看向活字印刷坊,新印的医书正在灯下晾晒,纸页上的"望闻问切"旁,赫然批注着现代医学的"视触叩听"。
子时三刻,李岩独自来到隔离病坊废墟。在焦黑的墙壁上,他用手指划出一道公式:"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三角模型"。当指尖离开墙面时,竟有荧光粉末随划痕亮起,在黑暗中组成穿越前实验室的坐标图。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