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七人,俘虏一千一百五十九人。匪首张定国与王道亨率千余败兵一路向西逃窜。
水师亦是战绩彪炳,击沉大小船只十六艘,俘获大船九艘,小船五艘,士兵三百二十六人。
陈达率领骑兵营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骑兵营稍作休整后继续出发,追击张王残军。
“张定国?”
余诚看着战报上这个熟悉的名字,不禁叹了口气。这个“张”是随的张献忠的姓,他是张献忠义子,本姓为李,日后晚明的擎天一柱李定国。
读史时余诚相当喜欢这个人物,只是没想到如今两人早早就成为了敌人。
崔应朝看出余诚神色有异,便开口问道:“司令知晓此人?”
此时李定国名声未显,在张献忠四大义子中,李定国排行老二。不过张献忠此时麾下头领多还是积年老匪,还没到四大义子出人头地的时候,只有义军中的少数人知道李定国曾率二十轻骑拿下襄阳的功绩。
余诚摇摇头,虽然他对李定国很有好感,但他不是朱允炆,会发出让前线将领束手束脚作战的命令来。
“这位八大王是知道咱们干活缺人手,所以给咱们送苦力来了吗?”余诚戏谑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却之不恭,把那些俘虏全部送去当苦力,为期一年。”
在场几个文臣武将都不由笑了起来,与周边势力动手越多,他们越能察觉出余家军的强大。他们甚至在想,余家军的发展规划是不是有些太保守了?
李河首先开口:“司令,咱们的步子是不是可以迈得更大一些?”
话一出口,就被余诚训斥一通:“上次开会定下的战略规划,这么快就被你抛之脑后了吗?”
其实余诚知道这不是李河一个人的看法,李河是自己的亲信,他就是借着训斥李河的机会给其他几人传递态度。
“你知道竹子吗?前四年,它只不过能长一寸高,到了第五年,它一天就能长高一尺,为什么?”
“因为前四年竹子默默无闻,其实是在发展自己的根系。等到根系长成,就是它一飞冲天的时候。”
余诚给李河大灌鸡汤:“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荆州扎好根,只有把根扎稳了,日后向外扩张才会更顺利!”
说到这里,余诚又提起昨日在赵家台村的见闻:“我说要扎根,那咱们余家军的根在哪里?就在咱们治下的百姓心里!”
“烈士下发的生活补助,还没到手里就已经被刮走了近一半,咱们的基层组织都在干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