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些地主如此做,显然是在赌失地农民在土地抛荒前就已经支撑不住,以此倒逼余家军收回成命。
不止是夷陵,其余各地也都有这种情况发生。余家军早有预案,丝毫不慌,反而借此机会开始了一波建设浪潮。失地农民被大量招募进建设队当民工,江汉平原各县城的道路建设速度得到极大提升。
现在双方都在赌,看究竟会是谁先一步支撑不住。只有余诚丝毫不慌,背靠现代的海量资源,要是还能输给几个土财主那就太丢脸了。
“夷陵此地的山林归属明确吗?”
郭秉忠道:“山间林地大部分并无归属,唯有靠近城镇的山头大部分都归属本地豪强名下。前段时间的地租风波中查抄了几户,大约有六成已经收为官有。”
这些林地大多都是以前旧官府与豪强互相勾结从而侵占的。
“发文出去,对所有林地进行确权,不能提供有效地契的林地一律收为官有。”
或许是觉得这样吃相有些难看,余诚又补了一句:“对那些确有地契的,按照地契注明的交易价格加价一成进行赎买。”
“这些林地将改为果园,安置一部分失地农民。”
“果树从种植到产果,少说也要五六年时间,只怕缓不济急啊?”
其实余诚此着其实是为了向现代出口水果,明朝五六年对于现代来说不过两年而已,还是很划算的。
对于如何安置失地农民,余诚给郭秉忠吃了颗定心丸,要求他招募五千名产业工人,为即将开建的水电站与工厂提供人手。
对夷陵这座小城来说,一次性抽出五千名壮劳力,几乎是将失地农民一网打尽。
如此大手笔,郭秉忠也不由震惊:“司令,如此多的人手,凭我夷陵州供养不过来啊!”
这不单单是五千人的事,如果以一户出一丁计,那就是整整五千户人家,两三万张嘴在后边等着。
“谁说要你们夷陵供养了?”
余诚安抚道:“放心,咱们不做赔本的买卖,所有的投入都一定会有回报的。”
与此同时,现代。
沈葶面前摆满了厂家发来的技术资料,一时竟然有些选择恐惧症的感觉。
在她的建议下,对明朝的投资将从食品加工厂开始。这些工厂需要的技术含量低,只要设备到位,工人稍加培训就能上岗。
第一批的食品加工厂生产的包括方便面、酸辣粉、自热米饭、罐头、以及压缩饼干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