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冯主编反问道,“这么大的反响,为什么不做呢?”
\n
“那我继续跟踪吗?要不要一个资深的记者来做这件事儿?”?严小川说。
\n
“老记者就不要了,他们都很油滑。写的文章没有,你写的棱角多。虽然有一些争议,但是很切中人们的心理。这篇文章不是已经上了热搜了吗?系列报道的文章,我看关注的人也很多。报纸很长时间都没有,卖的这么好啦。只要有人关注,你就把系列报道做下去。网上的质疑,也要注意。一定要实事求是。可以写带有引导性,但是不能够捏造事实。这才是我们的大忌。”
\n
严小川点了点头说,“那我听您的。”
\n
“听你自己内心的。写文章是干嘛的?需要让人看的,没有人关注的问题。你写他干什么呢?有人关注了,就不要让人抓到把柄。首先是要有依据,有来源。如果依据和来源都错了,那么就是知情人的问题。而不是我们媒体的问题。你就做系列报道,不要太深入。就是要抓住大家关心的问题做,找一个机会,再进行深入报道。”?冯主编给他出谋划策。
\n
听话听音,冯主编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抓准这个爆料人,无论他怎么满嘴跑火车,只要是把他的名字写在文章里,他就是一个最大的背锅者。与事实相符,说明事实本来就是那样,与事实有距离。也是爆料人自己的道德问题。
\n
严晓川把这件事儿想明白了。严晓川在冯主编面前,也确实显得太嫩了一点儿。这样一个资深记者出身的主编,对这个问题看的很透。但是作为早报的主编,他最关心的,当然是早报的销量。销量越大,广告拉的就越好。编辑部的日子也就好过了。看起来,主编是需要这样被关注的文章的。
\n
严小川小心翼翼的问,“什么时间做深入的报道呢?”
\n
冯主编笑着说,“着什么急呀?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n
严小川刚要离开,就被冯主编叫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