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死者名叫林小松,17岁,王志强曾是他的班主任。新闻引述同学的话说,林小松在跳楼前一天曾被王老师当众批评"浪费父母血汗钱"、"考不上大学不如去死"。
周默的胃部一阵紧缩。他快步走回尸体旁,仔细检查死者的双手。在右手食指内侧,他发现了一道细小的伤口,像是被什么锋利的东西划过。
"张毅,"周默拨通电话,"帮我查一下之前五个'自杀案'的死者,看看他们是否都曾间接导致过他人死亡。"
法医办公室里,张毅将六份档案一字排开。
"第一个,赵明华,建筑公司老板,三个月前服用安眠药死亡。五年前他公司的一处工地坍塌,两名工人死亡,调查发现是偷工减料所致,但赵明华找人顶罪,自己全身而退。"
"第二个,刘芳,网红心理咨询师,两个月前药物过量。她曾公开羞辱一名抑郁症患者,导致对方自杀,但以'言论自由'为由逃脱责任。"
"第三个..."
周默打断张毅,"够了。"他走到白板前,写下六个死者的名字,然后在旁边分别写上那些间接因他们而死的人——陈小雨、林小松...
"有人在替这些无声的死者讨债。"周默的声音有些发抖,"这不是连环杀人案,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审判。"
张毅推了推眼镜,"但凶手是怎么选中这些目标的?他们之间毫无联系。"
周默盯着白板,突然想起每个案发现场都出现过的那句话——"你记得XXX吗?"郑国栋邮箱里的那句话。
"不是凶手选中了他们,"周默缓缓说,"是那些死去的灵魂选中了凶手。"
海州市立图书馆的监控室里,周默盯着屏幕上的借阅记录。过去一年,有六个人同时借阅过《刑法案例解析》和《法医学基础》,其中五个已经排除了嫌疑,剩下一个是——
"陈明,28岁,海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图书馆管理员看着借书证照片说,"很安静的一个年轻人,总是坐在角落看书。"
周默翻开陈明的借阅历史,除了法学书籍,还有大量心理学和刑侦学着作。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借过的每一本书,都恰好与六起"自杀案"的某些细节吻合。
"他最近一次来是什么时候?"
"前天下午。"管理员回忆道,"他看起来很疲惫,还书时还问我有没有关于'完美犯罪'的小说。"
周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