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百官早早便来到了朝堂等候。有一句话叫“上行下效”,也正是因为皇帝勤于政事,从不懈怠朝政,只要身体允许,从不缺席早朝,所以百官也都从未将早朝怠慢过。
百官来得差不多了,立在最前的依旧是那几位。
不知是否是谢瑾的错觉,凌烟阁众阁老今日看谢瑾和谢玄的目光,都带上了一丝异样,特别是武将之首黄凤麟,黄老将军一生心直口快,但今日见到谢瑾时,却是接连几次的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谢玄的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变化,一如既往地淡然,对一切的淡然,对所想之事下定决心的淡然。
百官自是听说了昨日皇帝分召谢瑾、谢玄以及凌烟阁所有阁老去尚书房议事的事情,虽然参与的人都对此绝口不提,但百官还是隐隐猜到了些什么,所以一来就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储君”“太子”“明王”之类的字眼不绝于耳,但参与的人却都默契地保持着沉默,让那些没有参与其中的大臣浮想联翩。
百官齐至,皇帝也在太监的搀扶下缓缓走进朝堂。
这位戎马半生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一生杀伐果敢,让所有人忌惮三分的皇帝此时老态尽显,头发似乎在几日之间变得花白,又可能是从前就白了,但是他精神尚好,所有人也便没有将“老”这个字与这位不可一世的皇帝联系在一起。
但他确确实实的老了,而且已如风中残烛,说不定命运中的那一股风就会将其吹灭。
但当他坐上龙椅的那一刻,佝偻着的背重新直起来,睥睨群臣,他依然是当今不可一世的皇帝。
如果说太祖皇帝是让大唐在春秋乱世中脱颖而出,成就一方霸业,与四国分庭抗礼的话,开创万世之基的话,那这位皇帝就是征战四方,注重民生,力压其余三国,使四方来朝,为大唐打开了千秋霸业的宏伟蓝图。
对他的崇敬自心底油然而生,百官拜伏在地,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轻轻点头,道:“众爱卿平身。”
声音已经苍老了不止一点,仿佛这位与太祖皇帝皇帝比肩的尊者仅仅几日,便过完了几十年的光阴。
对于此,有人无感,毕竟他们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当然也有人神伤,这是无可避免的。
皇帝微阖双眼,一身不可匹敌的王者气质荡漾开来,感受到的人无不心生敬畏,俯首称臣。
这是谢瑾第一次感受到皇帝所带来的这种压迫感,有些令人窒息,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