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看着谢瑾,又看了看一旁的李孝恭和杨世平,饶有兴致地问道:“哦?太子求朕,可不多见啊,说吧,要什么?”
谢瑾笑了笑,道:“方才我看邓禹舞枪颇感惊异,所以想收他入麾下。”
皇帝思忖片刻,道:“邓禹,一个罪臣,你要便给你了。”
谢瑾又道:“邓禹还说他有一众弟兄,我也想全部收过来。”
皇帝笑了笑,对杨世平道:“瞧瞧,太子竟然从朕这挖墙脚来了。”
杨世平笑道:“邓禹所说的,应该是当时受他牵连的那二十五人,既然太子想要,便转交太子也无妨,毕竟太子如今也是武侯大将军。”
皇帝道:“既然如此,那便依你吧。”
谢瑾道:“多谢父皇,那儿臣先行告退。”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让他去吧。
谢瑾走后,皇帝喝了一口酒,又看了看杨世平,道:“去了一趟金陵,朕倒是觉得太子有所成长了。”
杨世平道:“人总是会成长的,太子也是如此。”
皇帝点了点头,看向谢瑾,发现他带着钟莹偷偷溜走了,又是一阵哭笑不得,道:“朕收回刚才的那句话,太子还是以前那个太子。”
…………
离开了奢华但又有些拘束的宫宴,谢瑾和钟莹走在同样热闹但多了很多烟火气的街上,这里同样有着不少可看的东西,而且跟皇宫那些处处小心的表演比起来,这里更加大胆,也更有看头。
钟莹像是不知疲倦一般东跑跑西逛逛,对于此种热闹的时候,钟莹总是活力十足。
直到过了午夜,街上行人都开始散去,偌大的京兆城也冷清了不少,只有悬挂着的彩灯,为这街上点缀了一些光景。
看着这些彩灯,钟莹突发奇想,问道:“阿瑾,这城中有什么地方可以看清整座城的华灯吗?”
谢瑾想了想,道:“自然是有的,城西有座塔足够高,应该能看清京兆全貌。”
钟莹道:“那我们要不要过去瞧瞧?”
谢瑾道:“你都说了,哪里有不去的道理?”
既然钟莹说了,那谢瑾就没有不去的道理,跟着钟莹在一起,不管做什么都是一种新奇的体验,钟莹亦是如此。
坐在塔顶上,确实能看得清整座京兆全貌,大街小巷中串着的华灯在这个地方看很是好看,还有那缓缓流淌的城中河,寄托着各种情思的花灯飘在水上,仿佛一条满载着思念、期盼、还有少男少女不可言说的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