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汴京二百里外的怀州官道上,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正在疾行。
为首的明黄御辇四周,两万神机营士卒护卫森严,每人手持崭新的神机燧发枪,腰悬霹雳掌心雷,行军之时军容整肃,纪律严明。
御辇内,赵桓正在查阅前线军报,身旁坐着随驾出征的几位重臣。
关中经略安抚使张浚、副使曲端,还有西征归来的名将李进,都是这次北征的核心力量。
"陛下,"张浚轻声道,"据最新军报,张叔夜、岳飞、韩世忠三部已在雁门关下会师,金军龟缩关内不敢出战。"
赵桓放下手中密报,望向车窗外的太行山脉:"好,三军会师,正是时候。传朕旨意,命三将暂缓强攻,等朕抵达后再做计议。"
"陛下,"曲端担心道,"金军在燕京集结十万大军,若是拖延太久,恐怕......"
"无妨。"赵桓摆手,"朕这支神机营乃精锐中的精锐,一当十不成问题。何况,磨刀不误砍柴工,朕要亲眼看看雁门关的地形,再决定如何攻取。"
李进点头赞同:"陛下英明。雁门关地势险要,若是强攻必有伤亡。臣建议先行侦察,找到最佳突破口。"
赵桓回想起出征前的安排,心中颇为满意。他将朝政托付给李纲,这位宰执,李相公办事稳重,足以镇守后方。枢密使吴敏负责军务调度,户部尚书蔡懋管理钱粮,各司其职。
最重要的是,格致院的新式武器生产已经走上正轨。除了随军的两万神机营装备精良外,汴京城内还有五万禁军换装了改良突火枪,足以确保都城安全。
"陛下,"亲卫营李舒马到御辇旁禀报,"前方斥候来报,太行山中有金贼残部活动,请陛下定夺。"
"金贼残部?"张浚皱眉,"莫非是宗翰、宗弼那些败将?"
"很有可能。"赵桓目光一冷,"传令下去,全军提高警戒。另外,派遣踏白军深入山中搜索,务必查清金贼动向。"
"遵旨!"李舒领命而去。
赵桓知道,宗翰等人虽然兵败,但绝不会善罢甘休。
困兽犹斗,最是危险。不过他也不惧,神机营火器精良,便是遇到埋伏,也能轻松应对。
两日夜,雁门关下宋军大营。
中军帐内,河东河北两路军务总领使张叔夜正与河北郡公岳飞、河东郡公韩世忠商议军务。
"鹏举、世忠,"张叔夜看着手中刚收到的密信,"官家来信,大军已过怀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